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竞争出国 残疾人苦干占魁首 抛弃绿卡 女博士妙计得千金 中国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需要许许多多有志于献身祖国与人民事业的学者。因多年未与外界接触交往,中国人变得目光短浅,不知天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学习国外的先进科技,体验时代剧烈跳动的脉搏。 在80年代出国的众多的公派留学生或自费留学生中,相当大一部分人是从前的“老三届”生,他们都有过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吃过苦中苦,方知甜的滋味,才晓得珍惜流逝的时光,才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懂得报效祖国的深刻涵义。 他们出国后,把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投放在学业上,他们在国外拿到了学位,学到了专业知识后,立即回国效力,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改革与建设事业。他们是一代科技人才的中坚,是中国改革事业的脊梁。 从东北农村走向大洋彼岸 白净这个名字让人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个清秀俊美的姑娘形象,想到小桥流水人家,还有少女的闺房与宁静的小河。 这个名叫白净的姑娘也白白净净,但她却很早就没有了自己的闺房与散步的小河,在十几岁时,她就被迫下乡,挑担、种菜、养猪、喂鸡,累死累活地干一天,挣得三毛钱。 也是这个叫白净的姑娘,后来考上了大学,没过两年,就又被选送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去学习深造,做了一个洋硕士,回国后,虽说没给她一个职称位置,却依然干得很欢,成了一个十分出色的生物医学工程专家,获得了多项奖。 说起白净的故事,可有许多的话呢。 东北名城长春长大的白净是“老三届”中学生。与许多跟她年龄相似的青年人一样,她也走着一条由参加革命运动,到走“上山下乡”的道路,再设法考上大学,回到城里来的生活轨迹。 白净是个好强的姑娘,下乡时,她不甘人后,当了知青点的户长,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做好一个户长的必然选择。她不怕吃苦,生产队的一天分红值只有三毛钱,她不在意,还是拼命地领着大伙儿干。 那些农活都是她从未见过,更没干过的。可白净看过两回,便学会了,一开始就带领大伙儿,从改善自己的住房条件入手,挖厕所,盖房子。初战告捷后,就开始从事真正的农业生产。东北这块地方出好大米,而她所在的地区有条件种大米却没有那个习惯,于是,白净就领着知青点的伙伴们改变这个旧习惯。 她与知青们一起试种大米,从引进良种到学习种植管理,几年下来,居然把优良稻种引种成功,吃上了香喷喷的大米饭,引得本村各生产队,还有外村的都来向她讨教种植经验,向他们知青点讨换良种。 自己劳动的成果最香甜。那几年,长春的副食品供应十分困难,白净每次回家探亲,就把自己种下的大米扛上一袋,回到家时,邻居亲戚们都分一点,让他们好高兴好奇怪:白净这丫头还真不简单,真能种出大米来呵! 只有白净自己知道,为了做到这一点,她付出了多少辛苦的汗水。另一个知道她这份辛劳的,是与她一起插队的一个男生。他比别人更多地知晓白净因白天干活太累,晚上手脚酸疼得直叫唤,也晓得她一年之中仅有几天回长春探亲,看一看父母就赶紧回知青点了。这个男生就一心帮她一把,替她撑一点力。后来,他们就相爱了,最后结成了一对夫妇。 白净没打算再回到城里工作,更没想到有机会进大学读书。恢复高考那年,她作为本村的一个基层干部,与村支书、大队长一起,去参观大寨的梯田,参观河南林县的红旗渠。白天看了那些费了多少人工劳力修成的梯田与水渠,感慨中国人的吃苦耐劳精神,晚上碎然听到广播里传出恢复高考,所有历届中学生都有资格参加考试的消息,顿时激动得彻夜难眠。 她最终作出了一生中最重大的决定,要报考大学。她决心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成。她让自己在短时间内成了一台只会看书做习题的机器,没日没夜,也没有了正常的饮食与睡眠。这其中的诸多令人伤感或惊讶的细节,也唯有她的男友知晓一二。最后,她考上大学了。 白净从一个知青点的知青干部,走进了吉林大学,成为一名77级的物理系大学生。她还是当知青时的那么一股拼命的劲头。三年的大学读下来,她以全系出名的好成绩,被选为去美国德力克赛尔大学留学生本科优等生。 这是一个好机会,她是凭着自己的实力赢得这一次走向辉煌的机会的。 这是在1981年,美国的德力克赛尔大学与吉林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教育交流关系,要选物理系的四名学生去美国留学,由那边提供奖学金。不过,美国方面对刚刚恢复高考两三年的中国教育水平还不那么放心,于是特意派出了三位教授专程从费城驱车到纽约来迎接中国的留学生,顺便看一看,来者的情况如何。 说实话,初次与美国教授见面,白净等中国留学生还真有点犯怵呢。他们的英语还没过关,连最起码的对话都有点吃力,说得结结巴巴。让对方的教授听得直皱眉头,寻思着,就这样的几个中国留学生,能有什么作为吗? 那时中国的大陆学生赴美留学机会不多,还没兴考托福呢。所以白净他们到美国听不懂对方的美国口音的英语,还不能很快进入德力克赛尔大学的教学进程。但美国人却不管你能不能接受,一切按计划进行,当白净他们一到校,便把美国的本科生所要学的计算机课留给中国留学生,让他们去教美国学生用计算机。 真是天晓得,白净可有点犯难了。美国人想当然地认为,中国大学生一定也早就开了计算机课程了,他们哪里知道,白净到了大学后,只见过一回从计算机里打出来的带孔的条子,还没真正见过计算机呢,她怎么教美国学生! 但她不是个会叫苦的人,她也不向美国人解释什么,为了中国人的志气,对美方提出的要求很爽快地答应下来了。美校方要他们几个中国留学生下个月就开课,进入正式学习程序,白净与几个同学咬着牙应下了。 不会就学,边学边教。不就是吃苦吗?白净把所有的困难都考虑到了,拿出了自己在农村当知青的劲头,美国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计算机是人发明的,我学会它还不就是一个时间问题? 于是,白净一头扎进了计算机房里,没日没夜地学了起来。她果然做到了边学边教。与别的美国教师相比,她要苦多了,一堂课的教案能写满八开大纸,自学的时间比上的课时还多。这样的好处便是,美国的本科生们谁也不知道,这位中国教师居然只比他们先学了几个小时而已。 白净居然让她的美国同行也看不出底细,于是再委以重任,竟让她在第二学期改教物理课。白净等四位中国青年人,奇迹般地把班里以往考试形成的山形的分数分布曲线,变成了驼峰形——中国大陆的学生用优异的成绩,支起了高分段的一个“驼峰”。 这是凭着怎么样的坚韧毅力才做到的成绩呵。知情的美国同学便好心地劝白净这位秀气的中国女子:“放松点,白,不要把自己压得太苦太累。中国人多得是,并不缺你一个人的努力。” 可是白净却不会放松自己,似乎这些年来,特别是在当知青时形成的那种拼命干的劲头,从此在她的肌体裹扎下根,像一台永不停息的机器似的,再也不会熄火停下来了。 她很顺利地完成了最初的学习与教学任务。因她的表现出色,获得了继续在美国深造的机会。她决定修成一门博士学位。报考博士生时,她选择了将来对祖国更实用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就这样,在几年的知青生活,三年的大学本科学习后,白净在美国又花了六年时间,先后获得了物理硕士学位、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她从东北农村走向了世界,从挑粪种稻谷,变成了一名研究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人才。这个变化对她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白净是好学的,她也是十分出色的。在读博士时,她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使美国长期被难题困扰的项目获得了突破。她以优秀的研究成果,加上她的教学成绩,荣获美国优秀教师奖。外国留学生获这样的奖,在美国大学是很少有的。 美国人眼尖得很,看中了这个在美国获得成就的中国女人,她被破例提升为副教授,每年有了数万美元的年薪。这笔固定收入足以让她留在美国生活,她还获得了在美国永久定居的权利,一张绿卡,在别人眼里也许是无价之宝,但在她眼里却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而已。 她从没想过在美国长期定居。在美国呆了几年,一边读书,一边从没忘掉自己是一个中国女人,没放弃自己做一个女人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她在教学与科研的同时,抓紧时间生下了一个女儿,当孩子断奶时,她刚好正式向美国政府提出回国的要求。 她的这一举动让美国人大为惊讶:怎么啦?白,难道美国人对你不好吗?中国究竟给了你什么样的许诺,你回去能过得比美国还好吗? 白净什么话也不说。她只是让申请得到通过,办妥了回国的所有手续。在1987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她到美国的6年后,放弃了享有永久居留权,与自己的丈夫与出生不久的女儿,一起回到了祖国。 第二年春节后,这位志愿回国的女博士走进了清华大学校园,成了一名普通的清华大学教师。白净从小就敬慕清华园这一块科技与学术的圣地。她自称自己是“鸡”立鹤群般地走进这所培养与造就科学家的摇篮,成为这里的一员,她感到十分的自豪与光荣。 但是,与在美国相比,清华园的生活条件差多了。学校专门为她特批的两居室住所,只是一套布满烟油的旧房子。这样的住宿条件根本没法与美国相比,但她却感到很满足了,她知道在清华大学,与她差不多年龄的青年教师,现在还都住着筒子楼呢。学校对她这个美国回来的洋博士还算是最照顾的。 有过知青经历的白净很知足了。她一面自己动手收拾房间,一边请人照她自己设计的图纸打了几件家具,同时,开始着手备课。什么都可以放置一边,只有备课是最重要的。 只是十几天时间,这位从美国回来的女博士便在开学时利利索索地走上了清华大学的讲台。这时的她,还什么职称也没有,拿着一个普通教师的89元钱的工资。与在美国相比,似乎不能说了。但别人问她时,她也只用一句话作回答:“我自愿回国的,我从来没打算留在外面。” 当过知青的白净,总是那股于不服输不怕难的性格。她回国后,虽说搞科研的条件比在美国要差许多,但她从不叫苦。她把国外最新的研究课题带进来,一边自己研究,一面又带本科生搞毕业设计,还负责起指导研究生的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她又被委以重任,承担起教研室副主任的重担。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压力下,她还千方百计地挤时间进行科学研究,而且做的都是国际科研前沿课题。 这几年里,她编写了《医学超生物理》、《生理系统仿真与建模》两套教材,提出了心血系统仿真模型。被国内外专家认定是迄今为止最完善最适当的模型。她在超声成像技术方面实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 如今的白净已是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专业的教授。她还荣获了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科技奖、霍英东教育基金奖等。更可贵的是她至今仍然保持着胜不骄败不馁的那股真挚而执着的干劲。 他有幸获得了去德国深造的机会 1990年11月26日,这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又是一个可载入学校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南京化工大学第一次把自己培养出来的“特别博士”送上了蓝天,送往德国去深造。 这位给母校带来莫大荣誉与自豪的人名叫陆小华。他是一位77级大学生,一位富有创造才能的科研尖子。更令人敬佩的是,这位以自己的才智赢得了欧洲科技界人士信服的中国博士,竟是一个身患严重残疾的人! “命运便是这样来叩门的:渺小的人得凭着意志和它肉搏……命运虽在呼喊,不过如噩梦的回忆,片刻即逝,胜利之歌,再接再厉地响亮……” 十几年前,那时的陆小华还没有走进大学的校门。他在参加了77级高考,取得高分后,没能获得入学通知,心情极度痛苦,在贝多芬感人肺腑的《命运交响曲》的旋律中他慢慢抬起头,拿起刻刀,刻了一方篆刻“自强不息”的印章,他要像双耳失聪后仍写出震撼世界交响乐的贝多芬那样,自强不息,永不言败,要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 陆小华因身体残疾而不能继续学业,他的前程严重受阻,在最痛苦的时候,他的父母再三地鼓励儿子要坚强地面对人生的挫折,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与勇气。他们鼓励儿子在精神上要做到“残而不废”。 父亲对陆小华讲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故事,那位二战时最了不起的人不也是一个小儿麻痹症患者吗?可他却成了连任三届的美国总统,在二战中成为全美国乃至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最高统帅。人要经得起挫折,要坚强,要有自信,要有毅力。 “残而不废。”在陆小华很小的时候,父母便开始对他进行了这方面的意志培养与训练。从他刚会说话,父母就不让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是直面残酷的现实,培养他的一技之长,要求他自食其力,同时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心理素质的培养,情趣的熏陶和智力的开发。 平时除了上学,父母教他欣赏音乐,体会生活中的甜酸辣,真善美;领他去学绘画,写美术字,而他总是超过父母的期望。陆小华从小在小小的竞争环境中长大,在失学的苦苦等待中,他磨炼了坚韧的意志。所有的冷眼与挫折反而成了动力,给了陆小华信心与力量。 从小培养起来的竞争心理与坚定信念,让陆小华永远不知道什么是满足,即使手术后卧床,他还阅读了大量《科学画报》、《知识就是力量》、《大众医学》一类的科普读物,扩大了知识面。每做到一步,父母总是适时提出下一个目标。多次训练,多次奋斗,他的才干出人意料地增长起来了。 77年高考未被录取,陆小华第二次再接着报考。 机会终于来了。1978年体检条件放宽了,陆小华以数理化3门平均90分以上的成绩,历经周折,被南京化工大学录取。 正因为有苦苦等待的痛苦,有上一次高考未被录取的挫折,陆小华比身体健康的同学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分析化学很精细,实验要求准确可靠。小儿麻痹后遗症使他不得不走“曲线”道路:做好一个实验,往往要设计几个辅助方案,找几个窍门,才能达到别人稍加努力便可得到的结果。 在大学读本科时,他这个本科生总是最苦最累的。夏天做实验做得大汗淋漓;冬天,他还是汗流浃背。他从不去应付考试,而是注重能力的培养,对每门功课力求学深学透。正因为有种种的条件局限,反而“逼’咄了陆小华的创造性思维。 王延儒教授对陆小华十分中意,对他的指导可以说是殚精竭虑。面对陆小华高质量的学士论文,他向时钧教授力荐其读硕士学位。无奈的是,招生规定里却有一条无情的身体限制。陆小华再次因身体原因,被排斥在硕士生之外。 王先生以自己的坎坷经历告诉陆小华,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得自己把好舵,终有一天能达到胜利的彼岸。“残疾不是砝码,不是放松对自己要求的借口,我要殊途同归。”陆小华开始向硕士学位挺进。 痴情终于也能回天了,当招生条件对残疾青年网开一面时,时钧教授立即将这个高材生录取为在职硕士生,并由硕士直升博士。 从本科生,再到硕士生,最后到博士生,陆小华在长达十个年头的读书期间,几乎一天也没有放松过学业上的钻研。1988年,陆小华取得博士学位。 就在这一年,意大利的一位教授邀请其去合作科研,没想到,一一向竭力推荐青年博士出国深造的时钧教授却不同意。 到了1990年3月,陆小华在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性质研究上取得开拓性进展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并申请AVH奖学金时,他的导师时钧教授才说出了自己的慎重考虑:“意大利不是化工强国,洪堡基金会选择的人才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申请描述要客观,介绍现有的成绩、具备的潜力要贴切、中肯,创新想法要抓住不放,身体有残疾也要说明。” 回忆这一段经历,陆小华感慨万千:“科学家如果也是哲学家,就具备了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世界的能力。当他作为学科带头人时,不仅凭他的业务水平,更重要的是凭他的精神带动一批人,出大成果。这也许就是出类拔萃的科学家与普通学者的区别6时老、王延儒教授就具备这样的品格。他们带研究生,总是给我们高标准、前瞻性的指导,挖掘我们自身的潜能,把我们导向国际学术前沿。” 陆小华以自己的出众才华有幸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会(AVH)提供的奖学金。有了这笔数额丰厚的奖学金,他可以到德国凯撒斯劳滕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科研,完成他的重要研究课题:“混合电解质水溶液体系相平衡的研究”。 AVH是德国于1956年设立的由政府出钱、在世界范围内为各学科高级外国青年科学家提供科研赞助的机构,期限一般为回一2年。它以维护学术性、自主性为原则。获奖者可以自由选择课题,选择导师;可以独立研究,也可以与导师合作。 为了维护其声誉、权威和效益,特设了一个由著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5年一届。AVH的资助金额每月是3500马克,相当于人民币2万元,并且免税。受资助者如参加会议、发表论文、短期在德国访问,该会另外提供经费,并为其安排3个星期旅游全德的活动。 条件是优惠的,获得这一奖学金的机会却不多,除非你是十分出类拔萃的人才,并且已有相当出色的表现。因获得这项奖学金本身很难,所以它的拥有者往往最终能取得十分卓越的成就。据统计,世界上获得AVH奖学金以后,又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有30多位。 条件是优惠的,竞争也是激烈的。申请者不仅要与本研究领域的同行竞争,而且要与世界上所有学科的申请者竞争。陆小华是这场激烈竞争中的优胜者。 条件是优惠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在这里,一个人代表着一个国家。陆小华深深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能不能做出与各国高级科学家一争高低的成绩,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一副沉重的担子,落在了陆小华这位有残疾的学者身上,其难处可想而知。他曾患过小儿麻痹症,严重的后遗症一直是他追求理想前途的最大障碍,使他在攀登科学高峰时,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要付出加倍的艰辛和努力,在强手如林的AVH资助者中,尤其如此。 那时候,他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与鼓励。他读博士时的导师之一王延儒教授此刻正在加拿大合作科研,特意写信鼓励他,要他努力争取,决不放弃竞争机会。 导师的一片真诚之言使他充分认识到:完美的人格,离不开体力和智力。一旦体力有了残缺,什么因素最重要呢?就是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把自己最美好的东西贡献出来,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南化,我要为自己的学校争气;在德国,我要为自己的国家争气!”陆小华向自己的导师作出这样的回答。 以往,物理化学中介绍德拜一休克理论,只是描述理想电解质稀溶液的极限公式。70年代初,国际著名热力学权威Pitzer教授对其进行了修正并被作为标准模型广泛采用。但其对于实际中常见的高浓度混合盐溶液往往无能为力。科学殿堂中的司芬克斯之谜对于探索者的引力,在无机化工、生物化工、湿法冶金以及海洋。地质和生命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前景,使电解质溶液相平衡的研究成了热力学和溶液理论研究的一大热点。 陆小华从事强电解质混合溶剂体系的热力学研究已持续了8年。他抱着为母校争光的信念,在其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时钧教授和王延儒教授的指导下,从分子参数出发建立分子热力学模型,提出Pitzer参数与离子水化数和离子半径的关系,使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功能。开发了基于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快速连续测定方法,速度提高了近10倍,为工业部门提供了一批可靠的补给数据。 他的此项研究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资助,陆小华发表论文21篇,半数以上刊登在国内外知名杂志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所摘录,同行专家多也曾次引用,先后有几十位国家化工、冶金、地质、海洋等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函向他索取论文。 时钧先生的学生、国际著名热力学权威、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化工系名誉系主任陆志禹教授,对这位隔代小师弟的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陆小华教授他们选择的体系是恰当的,实验测定结果是准确的,所创描述混合物热力学性质的模型是合理、新颖的。我认为工作是杰出的。” 国际著名热力学专家、凯撒斯滕大学教授Maurer博士认为:“南京的同行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数据及其扩展理论和经验方法来加以关联和预测,这在国际上属于同类研究中前沿性的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因这项研究的成功,陆小华获得了我国化工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到德国后,他凭着不肯输给任何一个人的品格和毅力,凭着创造性的思维和工作,与德国专家合作,经过短短一年多的努力,把在国内取得的研究成果推向新的层面:将电解质溶液中的物理作用与化学平衡相结合,提出了新的混合电解质水溶液活度系数模型,从微观结构参数(如溶剂化数、离子半径等)出发计算其热力学性质。突破性的进展,通过了多位国际著名权威的评审,并在刊登国际化工界重大新成果的杂志上发表。 “他获得的研究成果在高浓度范围内,明显优于美国伯克莱的pitzer教授所提出的被称为标准的模型。陆教授是极具天赋又非常刻苦的青年科学家。毫无疑问,他将有机会成为中国乃至远东的一位应用热力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Maurer博士这样评价陆小华。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中国学者陆小华走向了世界,攀向国际学术前沿的峰巅,比绝大多数没有残疾者登得更高。 陆小华:让德国花在中国学生身上的每一芬尼都变成对中国的投资! 在陆小华事业成功的背后,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女性,这是他人生镜头中一个光彩照人的痴情者,他的夫人冯新。 陆小华爱别人不易,他的顾虑不言自明。女人爱陆小华也不易,这除了要考虑日后的义务,还要考虑亲人和周围人的看法。有人说,不考虑就得了。这就叫看人挑担不吃力了。人们想不到的是,爱上陆小华的是他的校友,一个漂漂亮亮的硕士生、现在的博士生冯新! 刚入校时,冯新就听别人把陆小华的故事当成了传奇跟她说过,说陆小华怎么怎么聪明,怎么怎么了不得,不要说自己的专业,就是闲常事也总比别人强,这也行那也行,还会刻印章,手艺绝不比专业人员差,上制图课,老师还总以小华画的为样板。从此,陆小华的名字就在冯新脑子里扎下根了。 也巧,陆小华1982年留校当助教,成了后一年毕业的冯新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接触的时间多了,冯新逐渐对才智过人的陆小华产生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恋情。 并非只是羡慕他的才学,“情人眼里出西施”,陆小华虽说有小儿麻痹后遗症,但他长得很耐看:大头、方脸、白净、富态。可真正令她动情的是陆小华的学者风采、内在气质和人格魅力。 那时,陆小华同时指导3个学生,他的高标准、他的知识面使冯新折服;特别是他那种向科学高峰攀登永不停歇的毅力和品格,给了她更多的激励和帮助。对集邮、古典音乐的共同爱好,又使他们多了几许共同语言。这一切,使陆小华与她心目中的偶像渐渐重叠在一起了。 冯新,这个水乡无锡长大的姑娘,婉言拒绝了其他的追求者,置世俗于不顾,与陆小华恋爱了。消息惊动了冯新的父母,父母总要为女儿计长远,反对是可以理解的。母亲不知哭了多少遍,要另择佳婿;女儿呢,也不知哭了多少遍,要母亲理解自己的选择。 冯新被分配到天津化工研究院工作。分别时,冯新等3个同学给陆小华老师送了点纪念品,陆小华挥毫写下“自强不息”的条幅以资鼓励。 地理上的距离没能阻隔爱情的发展。从相识到相爱,他们说不上是谁追求谁,共同的人生观、自强不息的精神撞击出的火花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陆小华考取在职硕士生的消息传来,不仅促使冯新兴奋,也更增加了冯新的爱恋。她要回到南京来,在生活上、在事业上助陆小华一臂之力。 一片痴情可回天。冯新不靠天不靠地,靠自己的努力,1986年考取了母校的硕士生。当她拿到硕士学位时,这对棒打不散、终被父母理解的鸳鸯终成眷属。当冯新攻读博士学位时,他们的女儿已经5岁了。 陆小华赴德时,冯新与之同行。陆小华是独立研究,而冯新与德国人在一个小组中研究红外线光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学习的是实验技能。而这,恰恰是陆小华的弱项。于是业余时间,她帮助陆小华做实验、处理数据,陆小华间接地向她学了不少的东西。陆小华的成果里融进了她的情、她的爱、她的心血。 陆小华手上有多个国家研究项目,节假日也忙得脚跟打着后脑勺。冯新是同行,不仅理解,而且支持。 也许有人说,这样的人不懂得生活。其实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只是对生活的理解不同罢了。正如打麻将打得天昏地暗的人,不能理解搞科研通宵达旦的人一样。然而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这把历史的尺子谁也逃避不了。 留学人员滞留国外有很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配偶的意愿。在发达国家,生活总比回国好。尽管曾一同在凯市的洪堡学者有的去了美国,有的去了澳大利亚,陆小华夫妇也曾游览了瑞士、法国、英国。正是因为“月是故乡明”的共同信念,使他们心有灵犀,归期一到,就一起打点行装,踏上了万里归途。 提起自己的恋爱婚姻史,陆小华说:“真正好的婚姻是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哪一方也不该作附属品。” 高尚的情操,共同的事业,他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1991年7月,AVH组织洪堡学者飘游莱茵河,晚上6点到达德国首都波恩,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官员专程迎候中国学者。随后,德国总统和夫人在总统府接见并宴请这些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的青年科学家。 陆小华深有感触地说:“出国,是件好事,一是认清了自己,找到了差距;二是了解了别人,不再妄自菲薄。” 1992年7月,曾获德国洪堡奖学金又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及其家属应邀于林岛度假,同时被邀请的还有获其资助正在德国的青年学者,陆小华也在其中。 位于德国与奥地利边境的林岛,风景秀丽,气候宜人。19世纪作为德国皇家公主的陪嫁,送给了瑞典,是旅游胜地。 度假期间,每一位获奖者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作报告,除了介绍各自的学术研究情况,获诺贝尔奖的项目及最新科研成果外,主要是讲学术思想,讲人生观、哲学观,特别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步一步走向辉煌的历程。 陆小华发现,每一位获奖者,面目都是和善的,学问都是全面的。他们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想法独特,并有坚持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他们对自己的学科犹如军事家、战略家那样,有一个总体把握。 两个星期的假期,不仅使陆小华大开眼界,更使他深受启迪。他感叹道:“留学人员归国时总有一段不适应期,对高层次人才的教育不能只靠典型,应靠理性、靠普遍的价值观,使之从对社会的价值、贡献中产生共鸣。同时又要让方方面面知道他们的工作,他们的成绩,从而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这就要把他们组成一个团队,形成群体向上的优势。” 在德国两年,德国人艰苦创业,一步一个脚印的敬业精神,给陆小华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从自己的工作成绩中,他看到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一个国家,要强大起来,都要靠自己好好干。外援是有限的。 在那次假期间,德国总理科尔与在德国的中国青年科学家会见时,毫不隐讳地说:“我们花在中国留学生身上的每一芬尼(1马克等于100芬尼),都是对德国未来的投资。”作为一位精明能干的政治家,科尔的目光无疑是远大的。 陆小华接过这位德国总理的话说:“我要让德国花在中国留学生身上的每一芬尼,变为对中国未来的投资。”在讲过这段话后,他如期飞回了自己的祖国。 陆小华回国后,即回到了母校,一头扎进实验室,又开始钻研起他的事业。 在这一片热土上,他要回报的爱实在太多太多了…… 他在德研究延伸出的科研计划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第四次霍英东教育基金等五项资助。于是,他有了科研经费;时老、王延儒等前辈教授甘为人梯,于是,他有了一支科研队伍。 他继续与Maurer教授合作,指导博士生建立了混合电解质水溶液活度系数模型参数的普遍化温度关系,使该模型的浓度、温度和物种范围有了明显的扩充。建立了实用的热力学计算软件包PHEES,其中包括一个有近万个数据点的数据库,可进行电解质溶液多种热力学性质和相平衡的估算,精度符合工程要求,并能以图形输出。美国Sirnsik和ASPEN软件公司对此模型很感兴趣,希望加入到他们的系统中去。 陆小华1993年5月被晋升为教授。同年,在中德双方有关部门的支持下,Maurer教授来到南京化工大学访问,代表AVH向学校捐赠书籍并就下一步的合作科研进行磋商,走时带回了陆小华回国后科研新进展情况。在众多归国工作的洪堡学者中,AVH是依照作出的成绩,给陆小华捐赠了价值14000马克的仪器。 上述成果已汇集成多篇论文并在1994年第二届北京国际化工热力学会议上宣读,不仅得到我国有关学科专家组的充分肯定,而已通过了国际化工热力学专家的评审,陆小华应邀参加了在美国科罗拉多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化工过程设计中的流体物性和相平衡大会,同时受到美方合作科研的邀请。 陆小华深有感触地说:“国际会议上,国外华人的面孔老变,外国老板这次让你参加,下次就不一定了。只有在自己的国土上,我才有了自己的科研梯队,贯彻自己的学术思想,有关国际会议可以连续参加,有当家作主的自豪感。” 他现在是身心在国内,两头有外延:经费争取国外资助,成果也拿到国际上去交流。他在国际热力学研究领域的一席之地,正在不断拓展。 “立足国内,让国内的科技发展起来,让学生成长起来,尽快跟上世界先进水平,不让别人牵着鼻子走。”这成了“首届化工学科归国中青年专家研究与发展研讨会”与会者的共识。 1995年5月5日,“首届化工学科归国中青年专家研究与发展研讨会”在南京化工大学召开,30多位专家从全国各地赶赴南京参加会议,他们带来了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带来了发展我国化学工程的真知灼见。 陆小华也以自己的出色成果向与会者作了汇报。 陆小华和所有归国学者深知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与国外同行比,与自己在国外比,做出同样的成绩,要付出更多的辛劳,但归国的选择,他们无怨无悔。成果共分享,疑义相与析。会议开得热气腾腾! 这次会议的发起人就是陆小华。 陆小华发起的这次研讨会,在化工领域开风气之先,受到方方面面的重视和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任、中科院院士张存浩专程从北京赶来祝贺。国家教委主任袁相碗到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东道主南化校长谢玉声教授等校领导,时钧等老教授,都与会齐听雏凤声。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伟大的事业根源于坚韧不拔的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不避艰苦的陆小华,正一步一步,艰难而又自信地登上了科学的圣殿。 1990年,他被化工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2年,获第三次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的青年教师奖;1993年,获第四次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的青年教师基金;1994年,入选南京市首届“十大青年科技之星”。 这颗星永远在科技群星中闪烁!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