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果然,潜台词变成了实际的“戏剧冲突”。刚刚施工的5万平米职工宿舍工程搁浅了。 主要原因是:负责这项工程的那位基建副厂长病了。在我们国家里,十年浩劫给人们留下许多现代医学上查找不到病源的病症,思想病就是其中的一种。麻烦的是,这种病随时可以引起许多并发症,只要患者有某种需要。比如,当你对某项工作不顺心、对某顶头上司不满意、对当前某项政策有看法时,此种病便可以复发。这位副厂长到底患的什么病,笔者不敢妄加猜测,反正确确实实是病了。 这个意外情况发生在工程停工待料的关键时刻,一向遇事不慌的宫本言也有点坐不住了。这是因为多年来一重在职工生活福利上欠账太多。自从职工代表大会一闭幕,全厂职工和家属的眼睛,都盯在这5万平米房子上。大伙儿说:“只要这5万平米房子盖成了,其他几件事不办,我们也心满意足了!”听,反应多么强烈!这一仗是对职工代表大会的考验,也是对宫本言诺言的考验。这一仗胜利与否,关系全局。 也就在这节骨眼上,一向以消息灵通著称的一重“路透社”,也及时地发布“新闻”:5万平米住房的计划就要流产,“宫大胆”已束手无策。冷风也从潮湿的地方吹了过来。那些用脑袋作赌注的人在窃窃自喜:嘿嘿,这一回可有热闹瞧!那位赌一桌酒席的人,正在作赴宴的准备,盘算着是喝贵州茅台还是沪州老窖好…… 那几天,宫本言彻夜难眠,近视镜下那双容易充血的眼睛,布满了红丝。 一天傍晚,他正在宿舍筹划如何采取应急措施,忽然从外边闯进一个人来。此人30多岁,短粗的身材像一座石礅子,一身油渍斑斑的工作服,掩不住过剩的青春热力,那双粗壮的手可以一下子掰下一只牛角。来人是年轻的副厂长张万春,是几年前从团委书记岗位上提升起来的年轻干部,一向以敢拼敢冲著称。在前沿阵地上,他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不是那种只耍嘴皮子不干实事的甩手干部。宫本言来厂后就听说不少有关他抢关夺险的事迹。有这么一件事就不大一般:一次,铸钢车间在浇铸一个大铸件时,因铁水跑火把皮带运输机烧着了。顿时全车间烟尘弥漫,烈焰滚滚,如不及时抢救,就有毁掉全车间的危险。就在这生命攸关的紧急关头,有的人左顾右盼寻找掩蔽所,有的人惊慌失措无所适从;机灵的悄悄地溜了;而更多的人却是抄起家什,奋不顾身地前去抢救。在抢救的人群中,有一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赤着身子,双手抱着脱下的工作服向着毒蛇般的火舌猛扑……这人就是张万春。他就是多次以这样勇敢无畏的行动,取得了工人的信任。不久前,党委派他指挥完成一项为填补我国技术空白的大型真空浇铸系统,他连个嗝都没打,就把任务接下来,走马上任,在现场和工人、技术员一起滚了一个月,一鼓作气,拿下这个堡垒。现在首战告捷,年轻的副厂长充满胜利的喜悦,向厂长报捷来了。 张万春一进门,将狗皮帽子往椅子上一摔,用手抹抹额上的汗珠子,说:“厂长,这一仗打完了,再给个什么任务?” 就在张万春进来的一瞬间,宫本言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了,他笑着问:“又来请战了?” 小伙子像大姑娘似地搓着那双大手。 宫本言开门见山说:“万春,你去盖房子吧!” 张万春一愣:“那儿不是有人了吗?” 宫本言说:“指挥员病了。群龙无首不行啊!” 张万春奇怪地问:“早没病晚没病,怎么在这个节骨眼病了?” 宫本言笑了:“生病还能选择时机吗?《三国演义》里那个周郎早就说过: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不过,看样子你这身板不大容易生病吧?” 张万春嘻嘻一笑:“啥病菌都不敢碰我。” 宫本言当机立断:“那好,你去那儿顶住吧!”随之,又语重心长地嘱咐道:“万春,你要好好琢磨一下这一仗的意义,说什么也得打好它!” 张万春沉思地点点头:“厂长,我懂……” 随后,这老少两位指挥员一齐来到工地。只见土地上建筑器材横七竖八地躺在那儿;三三两两的工人,躲在避风处摔扑克;有几栋房的地基上,苞米秸子还直挺挺地躺在那儿……一经询问,方知工程早已停工待料,一个多月没有进展,连奠基础的毛石都没有着落;至于房梁、屋架、预制板等,连影儿都没有……看到这个情景,宫本言气得心里隐隐作痛,并引起他近来一些深有感触的联想:现在,不少人身为共产党员,受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却对革命工作采取这种态度。宝贵的时间,宝贵的材料,人民的信任,在他们心目中可以一文不值;只要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可以把它们随意糟践;不管给国家造成多大损失,也毫不心疼!他们还有一点共产党员的气味吗?遗憾的是,这些人可以不受任何惩罚;换个地方,他仍然身居要职(常常还会升官),发号施令,重蹈覆辙。如此反复循环……我们党和国家肌体上的这种沉疴,用什么办法、什么时候才能革除呢?他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而张万春此时却没想得这么远,但看到眼前这一切,他已充分意识到了这副担子有多重!他那双浓眉开始抖动起来。 宫本言没有允许自己的愤慨之情任意蔓延。他敏感地觉察到了张万春表情的变化,笑着问他:“万春,感到担子沉了吧?” 张万春默默地点点头。 “甭发愁!”宫本言轻松地一笑,“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走!咱们回去好好合计一下……” 合计的细节,毋须多述。但人们看到:次日,沉寂的工地又复苏了。张万春的一个助手驱车来到百里外的采石场。虽然场内的毛石已被别家抢购一空,但凭着小伙子的一片赤诚和“国宝”的声誉,采石场采取了令人感激的措施:将全场的石头围墙拆掉,以解一重燃眉之急。而张万春自己则奔走于哈尔滨、绥化一带,向兄弟单位求援。随后,钢筋、水泥、脚手架便源源运来…… 在困难和阻力交相袭来的时候,张万春用他年轻而结实的肩膀,顶住了沉重的闸门,为自己的“班长”分了忧。至于此后他还克服了哪些具体困难,用不着一一叙述,可以补写一笔的是:人们经常看到宫本言和张万春一起在工地上转悠;而小伙子每天夜阑回到家里,都要向睡眼惺忪的爱人嘀咕:“老厂长有两下子,今天又给我上了一课。人家那才叫有真本事呢!” 1979年年底,在一重高大的厂房西端,平地矗起一片崭新的宿舍大楼。家家有阳台,户户有卫生间;绿色的玻璃窗,迎接着温暖的阳光。每天,汽车、马车、手推车载着色彩斑斓的行李、家具,流水般地汇往新楼。在这些兴高采烈的日子,张万春那富有特征的狗皮帽子在幸福的人流中到处晃动。不管他走到哪儿,哪儿都有人牵着他长满老茧的手亲热地说: “万春,请给宫厂长捎个信儿,今年春节一定到我家吃饺子……” 可张万春却说:“信可以捎,不过,宫厂长能不能去吃饺子,还得看第三条战线能不能打胜……”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