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马家军调查》座谈纪要




  80年代以来,问题报告文学一度成为我国报告文学创作的主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由于种种原因,进入90年代后,它的发展势头逐渐减弱。但近些年来,仍有零星的作品在书刊上露面,引起世人关注。一向被视为报告文学领域重镇的《中国作家》杂志,于1998年3月19日在编辑部邀请有关方面专家、学者,为报告文学作家赵瑜的长篇新作《马家军调查》召开了一次小型的座谈会。
  会议由《中国作家》副主编杨匡满主持。他十分感谢在座各位的到来。在简短的开场白中,他强调了本刊用整本篇幅发表一部作品,从创刊以来是破例的,而在一部作品未发表之前就有那么多专家、编辑读过并召开座谈会,更是少有的。他坦言,赵瑜的这部新作面世以后,将会产生较大反响,甚至可能引起争议。
  《马家军调查》的责任编辑萧立军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该作品删除和补充的情况。赵瑜这部作品完成后,曾在北京的几家编辑部和出版社经历了长达3年的思考和等待。今天终将与读者见面,熔铸了许多远见卓识者的心血。
  李炳银(评论家)说:我是较早接触这部作品的读者之一。我以为赵瑜完成的是一个重要的和有意义的题材。这些年来,写马家军的作品很多,但大都停留在表层,停在外在现象的纪实上。另外还有大量的猎奇性、新闻性的报告文学作品,而真正严肃地研究、深入地描写马家军的,当推赵瑜这部作品,作者的心态较稳定,既不存在看到马家军的成绩就热血沸腾,以情绪化的内容替代理性;又看到其不足。它充分肯定了马家军的始始作俑马俊仁的超常之处和他创造的奇迹,又深层次地表现了这位从乡村走出来的田径教练在文化上、观念上、行为方式上的局限。它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英雄马俊仁。马俊仁的精明、狡黠、执著性格,全被赵瑜抓住并给予如实描写,使真实的人有了文学的典型性力量和作用。这部作品在写到辽宁体委改革的几位核心人物时,也对他们推进体育改革,发展辽宁体育的历史作用进行了客观的报告。总之,作者在评价人、事方面,能够历史的、冷静的看待,以前的情绪化的东西少了。
  李炳银谈到此,杨志广(《中国作家》一编室主任)插话说:这部作品从文学性上来讲,不是一部单纯报告事件过程的东西,尤其是刻画人物方面,起码不输给时下的任何一部小说。
  刘茵(《中华文学选刊》副主编)颇有感触地说:这部作品 3年前赵瑜拿给我看,当时已感到它是一部不同凡响之作。80年代,赵瑜是报告文学作家群中活跃的一员,他的报告文学《强国梦》、《兵败汉城》曾引起很大反响。整整十年之后,赵瑜又奉献创新的力作《马家军调查》,令人高兴。在赵瑜之前,体育文学大都是冠军文学,而赵瑜思考的是冠军背后、金牌背后的东西,非常关注社会现实,敢于触及矛盾。马俊仁、王军霞、曲云霞、崔大林、闫福君等人都是体坛风云人物,他们取得的成绩、为国家争得的荣誉引起世人瞩目;而马家军的挫折、起伏也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与思考,这是报告文学的极好题材。早在4年前赵瑜就把目光投向谜一样的马家军。在进行了深入采访后完成了长篇报告文学《马家军调查》,这显示了赵瑜的敏锐与责任感。他不是猎奇,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以求实的态度既热情地赞扬了马俊仁对民族体育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又怀着良好的愿望通过马家军思考着国民素质问题,也意图更深刻地从社会意义上、文化意义上来表现人,这种思考与探索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刘茵说马俊仁是体坛硬汉,赵瑜是文坛硬汉,硬汉写硬汉,读者看到的将会是精彩的作品。她希望人们对赵瑜怀有的期待,对报告文学怀有的期待,能在《马家军调查》中得到满足。最后,刘茵强调了这部报告文学的批判性。她认为报告文学应向读者展示更多的东西,报告文学绝不应存在“无冲突”。
  李炳银就“更多的东西”介绍说,赵瑜为写这部作品,在东北住了几个月,文中材料都是第一手的。许多细节都有非常充分的依据。作家就是要深入到事件当中去,不单要取得“这”方面的材料,“那”方面的材料更要取得。这样才能做到冷静、客观。赵瑜扎实、深入的采访活动,为这部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建立在这基础之上的理性精神更使作品显得厚重深刻。
  讨论会虽然是小范围的,参加的人不过七八人,但进行至此,发言愈趋热烈。
  萧立军从编辑的角度,对《马家军调查》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他说:这部稿子给我很大的振奋,第一是英雄人物该怎样写。过去写英雄,很少写到英雄的灰色部分,马俊仁虽然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但不管怎么说马俊仁及马家军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民族英雄。而赵瑜这部作品对人物性格形成挖得很深,写得很透,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在创作上为报告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某些作品之所以显得苍白无力,与这部作品相比,差别在于缺少对人物性格形成背景的关注。第二,作为问题报告文学,80年代以苏晓康、贾鲁生为代表,也包括赵瑜在内,都有偏激的倾向。这也并不奇怪,在一定时代条件下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某种情绪,完全是可以理解的。而赵瑜在这部作品中,显示出成熟作家的气度,真实感很强,有历史,有深度。我个人对马家军兵变并不感兴趣,真正令我感兴趣的是这部作品所提供的世纪末诸色人等在新旧体制交替中,性格的相互碰撞,这是让我兴奋的。实际上它反映了我们社会在世纪末经过改革开放20年所形成的现实状况。第三,这部作品文学性很强。90年代以后,有一类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作品越来越像社会学家的东西,不像文学家的东西。今天我们发表《马家军调查》,其中一个意图就是要把这个路子修正过来。我们的事业毕竟是文学事业,我们发作品,毕竟要在文学性上考虑得多一些,不能发像社会学家的调查报告或学术专著之类的东西,虽然这类作品有时也有一定的文学性。从以上几点,我认为这部作品非常好。当然会不会发生问题,现在很难说。尽管这部作品这样客观地对事实进行评述,但会不会在哪一方面让某些人觉得心里不舒服,我们确实有所顾虑。但如果因为有顾虑就不做,文学将永远没出息。
  与会人员中的长者赵骜(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少将)讲起话来语调不高,但热情洋溢。他拿着一份事先起草的详细发言提纲,对作品发表了中肯的意见。他说:我是在去年最热的时候读这部作品的,当时很投入,竟忘了热,所以记忆犹新。好久没看到这样厚重、令人深思、让人坐不住的作品了。我曾对人说,这部作品如能出版,必将雅俗共赏,它最大的优点是与生活很贴近,实实在在地将生活原貌展示出来。这是作者在改革大潮中,对现实社会投入、关注并深刻思考的结果。这部作品写的是马家军,实际上写出了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各色人等,为当代文学画廊提供了一组生动的群像。赵瑜做了一件很有意义、值得赞扬的事情。《马家军调查》引人注目的是对社会和时代的思考。赵骜谈到此,将话题引开去,他强调作家要肯于思考。近些年的作品读后老觉得不过瘾,不满足,就是文章中的思想性减弱了。作家也应当是思想家,尤其在中国,太缺少文艺复兴式的人物了。当然,文学形式可以多样化,但“休闲服”不要太多,“文学快餐”少一些好。我们的时代需要黄钟大吕式的作品来振奋读者。赵骜语重心长地说,作家在时代面前,要稳,要沉得住气,不要浮躁。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做到冷静、客观,与作者多年来对生活的深入调查、深入思考及平和的心态分不开。赵骜还举了文章中的许多事例,说明作者在处理原始材料方面的审慎和精心。他希望作家要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既要爱人物的优点,也要宽容人物的缺点,同时要有勇气面对人物的灰色面,这样才能创作出真实记录我们社会进程的历史画卷。最后,赵骜也表达了对这部作品发表后前景的忧虑。他希望公众不要在新事物面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将婴儿连同污水一起泼出去。他不希望这部作品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雷达(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风尘仆仆地赶来,刚一落座,便滔滔不绝地谈起他对《马家军调查》的感受。他也是这部作品的最初读者之一。他首先非常高兴《中国作家》敢于推出这部作品,他说:这部作品很早到他手上,作者希望能在北京早日出版。为此他也曾将该稿转给几家编辑部和出版社,但终被以含糊的理由婉拒。他曾感到奇怪,这样一部好作品难以面世,是他不懂文坛了还是文坛不懂作品了。当然,他也预感到发表后可能会引起争议。但现在沉闷的文坛,正需要这样引人关注的作品。雷达显然对主人公马俊仁非常感兴趣。他认为作品中的马俊仁是个惊天动地、创造奇迹的民间色彩浓重的传奇人物。通过对他包括对王军霞、曲云霞等一系列运动员和家长们的描写,可以对我们民族的灵魂、精神进行分析。雷达特别提到“马俊仁现象”,并将其提高到中国文化现象这一高度上来。这时刘茵插话说:它与80年代末期的一批企图重塑中国文化的作品有相连之处。雷达盛赞了作者的写作态度,他提到作者为创作这部作品,深入到第一线,并且是自费采访。他认为作品写得很扎实,超越了体育题材本身。这种带有文化思考;宏观的、理性色彩很浓的作品,赵瑜是坚持者和成功者。
  赵瑜自始至终认真倾听了大家的发言,他感谢大家多年来对自己的帮助,尤其是数年来对这部作品的关注。他说:我最初并未想到它能在《中国作家》全文发表,只以为是节选。这部作品我已完成经年。我并不怕放置。正是这种放置,才使我有机会慢慢地思考,慢慢地改。我多年来对体育更投入一些。报告文学如果只是浅层次地写,题材写来写去很容易写完,有必要深入开采,写出题材之外的东西,人本的东西。而人这个文学的永恒题材,永远写不完。作家的眼光如果仅仅放在社会学上,不可能超越这方面的专家,所以应关注人学。这是我们作家的优势,我以为这样可以给当今报告文学的颓势注入新鲜血液。这些年的创作体验,使我越来越将眼光放在生活本身。这部作品中,我试图找寻马家军与中国社会文化土壤的深厚联系。中国刚刚告别文革迎来20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产生马家军现象,我想它与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与今天这个奇异的历史段落,都有对应及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家评论半天我的作品,我以为我的欠缺是在创作中不善于提炼;再有是语言的运用,也不够精当。
  日色已暮,不觉中数小时悄然流逝。杨匡满对这次座谈会热烈的气氛非常满意,他再次感谢大家的到来。问题报告文学,也许作为一种创作潮流已不存在,但大家都坚信,在今后的文化生活中,报告文学仍将发挥出直面社会现实、引人关注、引人思考的作用。
  (方文根据录音整理)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