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这是北京城内北海西岸旁边的一座并不引人注目的灰色楼房。1975年的秋天,悄悄地然而是过早地来到它的身边。里面住着谁?谁是它的主人?那时只有极少的人才知道。 9月9日中午,温煦的阳光照射着这座简朴的住所。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它的门前。来访者是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团长、罗共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书记维尔德茨。他是前来看望周恩来总理的,也是周总理一生中会见的难以数计的外国朋友中最后的一个。 原来,周总理自病重以后,一直移居在这里。这儿临时作了他的医院,又是他工作和会客的地方。 会见的时间不长,因为总理的健康状况已不许可他长时间接待客人。他的清癯的脸上,老年斑已越来越明显。他的体重,已由几年前的一百三十斤下降到八九十斤。似乎还是昨天,总理还是个永不疲倦的人,今天,谁能想到,他连散步四分钟的力气都没有了。仅仅是一个月前,他还能去北海的柳荫下走一走,到仿膳斋坐一坐。现在,他需要更多的休息,人民希望他更多地休息。全中国九亿人口当中,无疑,他是最有权利、最需要休息的人啊! 可是,为了革命从来是奋不顾身的周总理,打破了原先安排的只是合影留念和简单交谈几句的接待计划,仍然请罗马尼亚同志到会客室坐。 “马克思的请帖,我已经收到了。” 这是周总理的第一句话。在座的人一阵心酸,但总理的神色是那么坦然。 接春。总理从齐奥塞斯库起,一个一个问候了罗马尼亚的老朋友。他说: “请你告诉齐奥塞斯库同志,经过半个世纪毛泽东思想培育的中国共产党,是有许多有才干、有能力的领导人的。具有五十五年光荣历史的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的。” 他还说到:“现在,副总理已经全面负起责任来了。” 在旁陪同的一位负责同志插话说。“这是指邓小平同志。” 维尔德茨同志刚走,趁着总理还没有离开会客室走回他的卧室,趁着摄影记者还在,一部分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警卫、炊事员和医生,要求和总理一起照相。因为尽管大家不忍心多占他一分一秒的时间,可大家的心里都明白,这样的机会,至少是不多了,很可能是最后一次。 在照相结束的时候,总理说了一句话:“希望你们以后别在我脸上打叉。” 总理的声音依然是十分平静的。但工作人员们听了都十分震惊。他说这样的话,含意是什么呢?他是从来不谈自己的,不论在怎样险恶的境遇里,不论在怎样沉重的心情下,也不论在怎样剧烈的病痛中,特别是对身边的工作人员。 几天之后,总理要进行一次大的手术。手术之前,政治局的一些成员,包括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去看望他。他们挨个儿走到总理床前,同总理握手。王洪文刚从上海回来不久,夏季的风刮得他惊魂未定,但他仍然摆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张春桥则蜗居了多时,阴沉的脸上隐藏着让人看不见的冷笑。来到总理面前时,这两个人都做出很虔诚的样子。总理犀利的目光盯在他们脸上,缓缓地说:“你们要好好帮助小平同志工作。” 10月,总理又要进行一次大手术。政治局的一些成员又来看望他,有邓小平、叶剑英、汪东兴,还有王洪文、张春桥……总理在手术车上,穿着白大褂的护理医生轻轻推着车,经过走廊。邓小平同志靠近手术车,总理握住了小平同志伸过来的手说:“你这一年干得很好,比我强得多……”他的声音不大,却很清晰,推车的医生,一旁的张春桥,都听得十分真切。或许邓小平同志的耳朵有点背,没有听清这句话,转过脸用他的四川话问别人:“总理说的什么?”张春桥像通常那样绷着脸,淡淡地应道:“他说,要我们好好帮助你工作。” 10月的这次手术之后,周总理再也没有能够起来。为了让总理安静地休息,除了邓大姐几乎天天来看望,陪坐在总理身边之外,没有什么客人来。10月,是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急剧转折的一个月。7、8、9三个月来,在人民中间兴奋地传播着的事情,一概被说成了“政治谣言”。“批《水浒》”似乎在升级。迟群又是电报、又是长途电话追到昔阳,急催“梁效”的一班人马火速赶回北京。迟群向他们大发雷霆:“阶级斗争那么紧张,你们还游山玩水?”11月底,提前广播了《红旗》第12期上梁效的《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一文。它像一盆冷水突然浇到人们头上,才舒展了几个月的眉头重又凝结起来。风向要转了,又要反“右”了。明眼人一下子看出来,梁效的炮口所向决不是一个周荣鑫,更不是清华的刘冰,它是在瞄准邓小平,瞄准周总理。 周总理静静地躺在病榻上。窗外发生的一切,他是知道的。对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来说,对斗争经历如此丰富的革命家周总理来说,窗外传来的每一个新的口号,每一个新的用词,都是逃不过他的耳朵的。10月之前,总理支撑着,还可以自己看报。10月中旬之后,他只能依靠医务人员读报了。开始,他有时还说一声“停”,让换一篇文章读,后来,连说一个‘停”字的力气都没有了。医务人员慢慢只给总理读一些标题。总理一向是严守纪律的模范,该在什么范围讲的,决不在这个范围之外讲,包括对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是如此。听了读报,总理能作什么表示呢?医务人员常常看到他睁着眼睛,望着天花板,叹着气,摇着头。显然,总理的心里是明白的。当时王、张、江、姚一伙,对总理严加封锁;邓小平副总理以及总理的其他一些老战友们,正面临着越来越猖狂的诬陷和攻击,不忍心让总理再为他们分担忧虑;至于在总理身边工作的同志,眼见总理生命垂危,自然更不能把外边听来的情况告诉他。 12月6日,医生为总理进行了最后的一次手术,想竭尽全力延长他宝贵的生命。中旬以后,总理已不能进食,完全靠输液来维持生命。癌细胞已经扩散,剧痛常常使得他晕过去。为了减轻他的痛苦,医生不得已动用了安眠药和止痛针。总理醒来时,依然时时叹气。床边,只有邓大姐静静地坐着。此时,这一对半个多世纪患难与共的战友与夫妻,已经相对无言,因为总理已经不能说话了。叶剑英同志一天早晚两个电话打到医院里来,询问总理的病情:吃得怎样?睡得怎样?有没有大便?……即使叶帅到海南岛期间,仍然一天两个电话打到这北海岸边来。 1976年的元旦在一种沉郁的气氛中来临。《人民日报》冠冕堂皇地用毛主席的两句诗作为社论的题目:《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但登攀什么?“蓬间雀”指的又是谁?人们关在家里,亲人之间,知心朋友之间,喝着问酒,提着疑问: “选一部分中学生直接上大学,是总理在主席面前提的,这怎么也批了?” “陆定一当年是拿了家里的钱资助革命,这怎么成了阶级异己分子了?照此逻辑,恩格斯办过商业事务所,从那里不断寄钱支援马克思,那恩格斯也是阶级异己分子了!” …… 稍有良心的人们,从正面、反面,或则单刀直入,或则旁敲侧击,谈着历史,说着怪话,发着牢骚。好在这一个元旦的供应倒还可以,有东西可吃。笔者见过的南京市的一个业余文艺作者,那时正举行婚礼。他采购了显然是过量的糖果点心,大声地招呼着他的客人们:“大家快吃吧!要是邓小平下台了,就没得吃了!” 总不完全是乌云遮天吧?总还有一线阳光吧?人们这样祈望着。总理的病经过治疗,总会好的,全国有的是名医。有朝一日,总理又会见报,他会给我们说话的…… 同人们的希望相反,无可挽回的事实给了一个民族劈头盖脑的一击。 1月8日上午9时57分,昼夜不停的心电图示波器上的波纹,变成了一条水平的线,一颗为人民劳累了七十八年的伟大的心脏永远休息了。 政治局的成员们赶来了。邓小平默默地肃立在总理的床前,一句话都没有说。江青进来,看都不看总理一眼,在病房里转了一圈,尖着嗓子喊:“小超呢?”“小超”是周总理对邓颖超同志的称呼。医务人员听到江青的叫唤,心中暗骂:“你有什么资格喊小超?” 最初的哀乐和讣告,是9日零时广播的。中国大多数的人,从天亮时的新闻节目中听到了这一噩耗。人们的第一个感觉,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总理那种过人的精力,永远是生气勃勃的姿态,不就在眼前吗!新华社搞错了吧?广播电台搞错了吧?不少人打电话去问。工人、干部、售货员、学生……照例冒着零下十度的寒冷,挤上公共汽车去上班、上学。车上,往日常有的嘈杂声忽然消失了,仿佛一夜之间,人们的道德水准、文明水准都提高了。相识不相识,都默默地相让着。广播员沉痛的声音和哀乐,不停地传到车里来,捶击着人们的心。看来,消息是真的了!渐渐地,大滴大滴的泪,从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的眼眶里涌出来,妇女们抽泣着。 整个中国在哀乐中震颤!整个世界在哀乐中震颤! 总理的遗体,被移至北京医院后院一间普通的停尸房里。大约不足一百平方米的房子,前面没有过道,一扇门直通户外。总理遗体停放在屋子中间,四周放着塑料盆花。紧贴四壁放着几层花圈。除了站立几个守灵人员外,所剩下的空间就只够吊唁者成单行走一小圈了。门外可以用来停车的空地,不过两个篮球场那么大,一条窄窄的柏油路,从这里绕到东单公园西侧的马路。 向总理遗体告别的人数,由原定的六万减至四万。 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吊唁的天数,由原定的三天减至两天。 北京医院的围墙外,从东单到东交民巷,从凌晨到深夜,聚满了人群。哭声和要求最后见一见总理的喊声传到院内来。北京医院整个住院部的窗帘都不许打开,说是不让病员受这样的刺激。有的重病人因过度伤感突然病情恶化了。 1月9日起,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出现了花圈。花圈越来越多,几天之后,碑座上已经拥挤不下,放到了广场上。南边的松墙上,缀满了一朵朵小白花。成千成万的人,无论是集体前来,或是独自前来,都面对纪念碑脱帽默哀,宣誓之声,哀恸之音,彻夜不绝。 隆冬的气流冷得像已经冻结。在这冻结的气流之中,渐渐响起了国际悲歌。无数粗大的嗓子、稚嫩的嗓子、喑哑的嗓子、嘹亮的嗓子在唱着,此伏彼起,一阵接一阵,一片接一片。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 不相识的人,自动加入了集体的合唱。不相识的人,在这严寒笼罩的广场上,可以凭着国际歌声找到自己无数的知音。 1月11日下午,天空像人们的心情一样阴沉得不见一丝阳光。从北京医院到八宝山,首都百万人伫立在长安街两侧,扶老携幼,想最后看一眼自己的总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这没有人动员、没有人组织的如此巨大而又秩序井然的队伍。世界历史上也从未有过如此隆重、如此悲壮的葬礼。当晚,石景山的工人和八宝山附近公社的社员,蜂拥到火化处,不让火化总理的遗体,争执持续到深夜。最后只好由邓大姐出面做工作。无数的电报和书信寄到中央,要求保存总理的遗体。人民对周总理感情之深,任何言辞都无法表达。更何况我们建国以来,就一个总理啊! 从1月9日到1月15日这一周,大概是有史以来中国大多数人最悲痛、也是最难熬的一周。听一遍哀乐掉一次泪,听一遍《国际歌》掉一次泪。 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抑。追悼会不让开,灵堂不让设,黑纱不让戴,怀念总理的诗文不准发表。竟然还传达下来这样的“精神”,大意是:要警惕有人利用悼念总理来干扰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要警惕阶级斗争的新动向,特别是在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 然而,广大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并不理会这些禁令。在北京,除了“两校”之外,几乎所有的单位都设了灵堂,群众都戴了黑纱。 至于人们的嘴,那更是封不住的。人们议论着电视屏幕上王、张、江、姚的表演,挖苦着,嘲笑着,怒骂着,抗议着。 当时,有些善良人,希望群众对周总理的悼念,把刚刚开场的“反击右倾翻案风”冲它个烟消云散,甚至希望对那帮人有所触动而使之不得不收敛一下。然而事实却是,王、张、江、姚一伙等不及总理的追悼会,竟于1月14日就在《人民日报》抛出了那篇关于“清华教育革命大辩论”的臭名昭彰的报道。 此文一开头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强奸民意,胡说什么:“近来,全国人民都在关心着清华大学关于教育革命的大辩论……” 人们拿起1月14日那张载有所谓《大辩论带来大变化》的报纸,抗议着,撕扯着,把撕碎的报纸寄还给《人民日报》。《人民日报》一天之中收到了不下三百个抗议电话。 “你是哪个单位的?”接电话的人想记下一点线索。 “我是你爷爷!”抗议的人不傻,“啪”地一声挂断了电话。 自然,人们更关心的是,谁致悼词?谁当总理?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关系到每家每户的老人孩子和柴米油盐。然而,议论也好,猜测也好,都不过只是心里的自由罢了。不仅如此,连这种心里的自由也正受着干预和威胁。 当时,人们心中最大的希望,是千万不要让张春桥当总理。这个老是阴着脸的“第二副总理”,在人们心目中是个心毒手辣的家伙。江青已经臭了,料她也争不上;王洪文和姚文元都乳臭未干。对于邓小平,人们抱有极大的好感和同情。但电台报纸天天在含沙射影地批。不用说,连周总理都在蒙冤受屈,邓小平还保得住吗? 人们在提心吊胆地等待着回月15日这一天。希望它到来,似乎更怕它到来。 这时,在河南林县第四招待所二楼一间见不着阳光的屋子里,著名诗人郭小川,正支撑着由于哭泣和连续的失眠而红肿了的眼睛,奋笔疾写着长诗《痛悼敬爱的周总理》。窗外,光秃的白杨树,在寒风中索索作响。书桌的一角,是一瓶“速可眠”。烟灰缸里的烟蒂,早已塞得满满的。他的字迹因为手的颤抖而变得弯弯扭扭。他,似乎一下子到了暮年。 这是一个—— 使人难以承受的 严峻而奇异的冬季! 蓝蓝的晴空, 突然间, 降下了倾盆大雨; 纷飞的泪水, 敲打着 太行山的悬崖绝壁。 …… 1月13日,他把诗稿念给正在林县插队的两个知识青年、他女儿的朋友听。他接受这两位小姑娘的意见,把“敲打”改成了“锤打”。使诗人感到难受的是,有许多想法不能写进去,而许多政治口号在当时情况下又不能不用,否则,连邓大姐那里也不便寄去。几天之后,他把这篇被眼泪浸湿的诗稿,分别寄给了毛主席和邓颖超同志。并且,他不顾别人善意的劝阻,照样寄给了邓小平同志。他收到了这样的回信: 郭小川同志: 你给邓大姐寄来的悼念总理的诗已收到。 看到你写的长诗感谢你,非常同意你考虑不发表,而且永远不要发表, 留作纪念吧! 她谢谢你对她的关心和问候,问你好。 致以 敬礼 ××(秘书) 何止是一个郭小川的诗不能发表!悼念中国总理的诗,要从外国的报刊上找,中国自己的报刊不予登载。这是王、张、江、姚给中国人民的一个耻辱,给中国共产党的一个耻辱。然而这一切,又只不过是一个长长的悲剧中的一页,它的高潮还远在后面。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