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时针指向零点。零点是过去的终止,未来的开端。它预示着飞跃、突破、爆发…… 此刻,1984年2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就坐在零点的起跑线上—— 他双腿盘绕,席地而坐。身边,围着“胜利”的领导干部和地质老总们。红地毯上,铺开一张地质图,把深藏在地下的远古湖泊缩小到了二十万分之一,把将军和部属的智慧、胆略扩大了千百倍! 一小时前,总书记题词:“建成第二个大庆,献给开国四十周年。” 将军像仍在担任石油部长一样(全国百万石油大军一直尊重地称他“老部长”),当即召集部下,要把总书记的战略决策在地质图上化作一个个具体的战斗行动! 室外,11万创业大军借着夜幕的掩护,正焦急地等待着冲锋的号令! 室内烟雾缭绕。将军手握一根教杆,在地质图上指点着,犹如当年坐在前沿阵地的炮弹箱上,指挥部队进攻、防守、穿插、设伏!将军不时地提出问题,和部下展开一番争论: “你们到底有多大面积可以投入开发?” “×百平方公里,××亿吨……” “哈哈,我看你们打埋伏了。”将军笑着,教杆指向那一块块凸起、凹陷、断层,“其它不算,光这些地方就增加了×百平方公里,多找个×亿吨储量,我看是可能的。” 地质老总们笑了:他们的精心“埋伏”,已被将军一眼看穿。 将军拿过一支烟。“啪!”有人给他点燃。他猛吸两口,说:“现在就是个速度问题,看你用多大的劲。首先还是决定于志气。有志气,就能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没有志气,就会躺在现有水平上睡大觉。” 将军不停地挥动着那只独臂。“胜利”人熟悉将军的独臂,尤其是那些石油老兵,每逢谈起将军的独臂,总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20年前,将军遵照党中央的命令,独臂挥师,率领一支石油劲旅,从大庆的积雪里拔腿南下,在黄河三角洲的风沙中安营扎寨,开始了“胜利”会战。开钻了,将军独臂握住刹把,威风凛凛,犹如立马横刀;断粮了,将军独臂抱起一袋粮食,冒雨送往井队:过节了,将军要“请客”,用独臂端上的是草籽、棒子面的黑窝头儿……众人的眼圈湿润了,部长啊,您这只独臂为民族产生过巨大的热量,却用黑窝头来补充它的消耗…… 将军独臂挥师,曾为我们共和国建成了第一个大庆,如今又在指挥“第二个大庆”会战了! 时针指向凌晨四点。将军收住笑容,目光如炬:“你们有把握没有?” 并非将军不信任部下。 1989年10月1日,在这2065天里,工作量要大于过去的7000多天,原油产量要增加将近1.5倍(如此精确计算,将军细致的工作作风可见一般)。万一失利,将打乱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部署! 此一役非同小可,将军要万无一失! 凝重的目光聚集在地质图上。这是一幅美丽而又冷峻的图!那蓝色的远古湖泊是创业者的汗水,褐色的古潜山是创业者的筋骨,红色的油层是创业者的生命……过去,它曾慷慨地献给创业者无穷的欢乐,如今又要苛刻地向他们索取体力、智力和生命的代价! 11万创业大军的带头人,勇敢地向将军立下了军令状:“大丈夫一诺千金!” 将军崛然而起,独臂一挥:“干吧!” 一声令下,“忽啦啦”——一阵爆响,黄河三角洲杀出了11万创业大军! 正剧、喜剧、悲剧、歌剧、哑剧、话剧……黄河口像一块巨大的电视屏幕,撷取了这场波澜壮阔的石油会战中的一个个片断、场面、瞬间—— 正剧:《目标:世界冠军》 轰隆隆的钻机声,哐当当的大钳声,犹如冲锋的吼声,震撼着大地、苍穹!85台钻机,忽儿蜿蜒伸缩,忽儿齐头并进,犹如一支野战炮队。上万名钻工,身穿甲胄似的“杠杠服”,与雷电、风暴、大雨、海潮……与大自然调集来的全部兵力,进行着“强”与“韧”的战斗!千军万马呼啸着闯过月进尺13万米、15万米、17万米的大关,连破全国记录! “胜利”钻井公司,一至五月份,用全国十分之一的钻机,打出了全国五分之一的总进尺。他们来不及喘息,又向新的目标——世界冠军冲去…… 整个民族的志气、力量和智慧,似乎都在这里凝聚、爆发了! 悲剧:《雨淅沥地下……》 钻井公司二楼。经理魏学义抓起话筒:“32199队。副队长吗,新探区急需钻机,你们必须连夜赶到。什么?谁?……具体点,有什么难处?一时说不清……说不清就别说了,立刻搬!” 两小时后。魏学义又抓起话筒:“搬了吗?什么?!没有……就知道自己的难处,你想过国家的难处没有?……好,你被撤职了!” 撤—— 两名“维持”队长被撤! 一名老让“前线”工人吃窝头的干部被撤! “没事儿,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他们逍遥自在,等着到新单位任职。惯常的对人的处理告诉他们:只要不偷,不抢,不搞女人,共产党的“官儿”就是“永久牌”的。 谁知,一纸令下:到井队当工人! 惊愕、沮丧、懊悔,恨自己或恨他人…… 天色晦瞑,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喜剧之一:《倒霉的大猪》 慰问团送来“慰问品”——一头大猪,摇头摆尾,哼哼直叫。 “宰!”32620队的小伙子们磨刀霍霍。 “慢!”工会主席霍崇伦急忙拦住。猪拴在井架下,一块木牌插在旁边: 井场是赛场,此猪作为奖。 要想吃上它,只有班上千! 四句打油诗引得工人哈哈大笑,连日会战的疲劳不翼而飞。钻头憋足了劲。向千米深的地层深处冲刺。 此时,一口猪的吸引力,竟然胜过千元奖金! “嗷……”速度越快,猪恐叫得越凶。 “停!”八小时到,尚差一百多米。霍崇伦牵着猪,边走边说:“没口福啊。” “哼,哼……”猪不时回过头来,冲着垂头丧气的工人扇扇耳朵,半是侥幸,半是嘲笑。 第二天,猪满不在乎地来到32177队,晃晃脑袋,摇摇尾巴,放心地打起呼噜。 仿佛被猪那傲慢的样儿激怒了。工人们脱掉工衣,赤膊上阵。工程师、泥浆师赶来助战。钻头像把利剑,直刺大地心脏…… 一千零二米! “嘀嘀——”餐车欢笑着开到井场。 猪,一声长叹,无可奈何地闭上了眼睛。倒霉的大猪啊! 主食:水饺、烤饼、米饭、面条…… 菜随点随炒:木须肉、红烧肉、炒肉丝、炒腰花、熘肝尖…… 工人们吃得正香,霍崇伦搬来工会的大彩电,赠给他们:“伙计们,再加点佐料。” “哈哈哈哈……” 喜剧之二:《井架下的婚礼》 “石油会战在海滩,酒当镜子月照明——光棍好”。 工棚上旧对联没等刷净,井架上又挂起一副新对联: “建‘二庆’献出两颗红心,奔‘四化’结成一对伴侣”。 4554队。巍巍钻塔下,两排家具配套的米黄色玻璃钢工房上,贴着鲜红的“喜”字。 “劈啪,劈哩啪啦……” 井架上撒下了一片五彩缤纷的花瓣儿,淹没了两对羞羞答答的新人。 贵宾席上,女工张桂琴的母亲悄声问女儿:“你那个张卫军呢?” “妈,瞧您。”女儿不好意思地指指井台上那个矫健的小伙子:“正打钻呢。” 副指导员李树祥连忙替下张卫军。站在未来的岳母前,小伙子羞得头也不敢抬。老人仔仔细细打量他一番,乐滋滋地说:“嗯,行,啥都好,就是头发长了些。” “80年代的年青人……”张卫军话说一半,被未婚妻戳了一下,连忙改口,“大姨,光顾建第二个大庆了……” “来,大姨给你推。”老人是位理发员,就在这婚礼之上,她精心地修饰起自己未来的女婿。“嗯,十全十美。”她放下推子,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 “大姨,还有一样不美。”有人插话。 “啥?”老人重又看看女婿的头。 “钻、井、工——” “调皮孩子,揭大姨的老底啦。”老人脸一红,“凭这婚礼,大姨再顽固,脑筋也得变了。” 井场上欢歌笑话,年轻人手拉手,围着新人翩翩起舞…… 遗憾,电视台播放录像时,不知为什么删去了集体舞的镜头。喜剧不甚完美! 哑剧:《电线杆上的午餐》 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几十名“高干”(电工们诙谐的自称),吊在一长列电杆上。午饭送到,炊事员摇动红旗。空中—— 老工人陈振国指指远处的千吨井; 电工戴金成指指滑溜溜的水泥杆,先做个向上爬的动作,又做个滑下来的动作。 指导员张立田,向上摆手,又比划吃饭。 炊事员领悟了。长杆挑着饭盒,挨个电杆往上递。 餐厅:天空。餐桌:电杆。风调味,雨作汤,“高干”们狼吞虎咽,吃得那样香甜! 歌剧:《黄河船夫曲》 特急警报:黄河输油管线被特大洪峰冲断。每天减产一万吨原油——一座现代化的大工厂停产了。 在一面“艰苦为荣油建队”的旗帜引导下,30名工人,迈着军人的步伐,开到黄河大坝上。这是油建一部三大队一中队,一支在黄河里打出威风的标杆队。 黄河浊浪翻滚,前拥后挤,卷起巨大的旋涡,狂怒地冲击着大坝,发出惊天动地的轰响! ……咳划哟! 不怕那千丈波涛高入山, 行船好比上火线, 团结一心冲上前。 粗犷的嗓音,唱起《黄河船夫曲》。10多年来,正是这黄河船夫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支持着他们拼着性命去和惊涛骇浪搏战! 歌声牵引着千米管线,渡过黄河。恶浪不甘示弱,更加疯狂。600多吨重的巨龙,犹如一条小蛇,在波涛中滚动、挣扎,几乎被拧成了麻花状。 “钢缆固定——”队长一声大喝! 脚踩船舷,手抱钢柱,整个身子悬在河上,甩缆套管……宽阔的河面上,几条船上的工人全都一个姿势。远远望去,只见高高的浪尖上,列起一支队伍,犹如船夫驾驭着狂奔的羊皮筏子,跳跃在浪尖上…… ……咳哟! 划哟, 咳! 黄河之上,宛如响起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黄河船夫曲》…… “船夫”驯服了黄河,管线穿越成功。原油一路欢歌,渡过黄河,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黄河的屏幕上,画面仍在继续着。然而,仅这几个短小的片断,已经代表了一个整体,一个时代的整体,一个民族的整体,一个信仰的整体,一个整体的生活和整体的事业的美! 1984年,“胜利”人用辛勤的汗水浇开了朵朵“金花”(千吨井),“银花”(百吨井)。“金花”、“银花”引得黄河三角洲那特有的火焰花忍不住扑棱棱开放了。那花瓣儿很小、很碎,却娇艳鲜红,簇拥在一起,简直像蓬蓬火焰,它散发出的芳馨,使整个“胜利”大地春深似海。 嗅觉敏锐的记者蜂拥而来(前两年在这儿难得见到几位),不辞劳苦,在黄河之滨采撷“金花”、“银花”的蜜。《胜利报》的记者尤为忙碌。打出千吨井,要在一版发套红的消息,好几年没套红了,今年几乎月月套红,他们兴奋地说:“今年,是套红的一年!” 1984年,“胜利”套红,改革之中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处处套红! 在套红的时代里,人格外精神。青年大会上,李晔正在演讲,忽然传来又打出一口高产井的消息,他的亢奋之情一时难以自禁,振臂狂呼:“天助我也!” 这开拓者的狂呼,挟雷带电,把一生的忧愁、欢乐、心血、希望、信仰,全部迸发出来! 事后,康世恩同志为“天助我也”加了个注释:“运气,属于那些一天干十四个小时工作的人,属于那些勇于开拓前进的人!” “胜利”的喜讯激动了北京。胡耀邦同志调看了千吨井放喷录像,特意在勤政殿请李晔吃饭。康世恩同志意味深长地说:“你李晔比我强噢,总书记请你……” “这顿饭,好吃,也不好吃!”李晔道出了心里话。 饭后,总书记委托余秋里代表书记处,“招待招待”“胜利”来京的同志。李晔连忙派人往家打电话:“把第一线的干将,多叫几个来,受受教育,回去好干活!” 一辆面包车,载着“胜利”的各路干将,星夜启程,赶到北京。 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深孚众望的老将军王震,举起酒杯,祝酒词字字千钧:“我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啦,希望你们早日让我看到第二个大庆!” 这是北京为“胜利”的祝酒! “当——” “胜利”人酒未沾,心已醉…… 余秋里同志兴奋宣布了一个“秘密”:“总书记让我在书记处里分管石油,我又管石油了!” 将军的脸上闪着光彩,独臂不停地摆动着,仿佛不是多了一副重担,而是多了一次享受,一种荣誉,一份幸福……这奇特的共产党人的人生观啊! 华丽的大厅,丰盛的宴席,令人目不暇接。但精明的“胜利”人的目光没有为此而过多停留,他们望着那些于百忙之中来为“胜利”祝酒的各位领导同志,思索着在表示感激之后,还应该再说的话……这些领导同志,来自计委、经委、外贸、财政……背后倚着“金山”、“银山”,是各路“财神”…… “胜利”人看着这酒宴的设计者余秋里,他们会心地笑了。老部长,您良苦用心不在酒,精心设计在酒外呀! 宴会上,有一位不起眼的军人,他很少插言,只是凝神地听着“胜利”人的每一句话。他是总政治部的一位部长。精明的“胜利”人竟忽略了他的“实力”。当他们返回不久,济南部队就派员上门:“听说你们需要劳力,两个师、三个师,够不够?”很快就派来了优秀的测绘兵,海军也开来了勘测船;随后,两个师又两个团的部队在黄河三角洲扎下了营帐……“胜利”人在心里深深感激那位默不作声的部长。 北京人和“胜利”人,领导人和创业人,你敬我,我敬你,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盈堂。“将进酒,杯莫停”,喝吧,舒心的酒千杯不醉!喝吧,北京为“胜利”壮行色,北京在谛听“胜利”新的喜讯!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