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P姐从大陆回来探亲的第二天就来福临门上工。老唐自然在头一天就自动终止在华人餐馆的打工生涯了。他和钱老板之间,倒真可以说是按协议办事,谁也没有炒谁的“鱿鱼”。 使老唐颇感难堪的是:傍晚临近他收工不到一个钟头的时候,匆忙中他竟失手打碎了电热酱油锅。锅里装的卤汁洒了一地,电热锅的碎瓷片也撤了一地。急急忙忙收拾时,左手食指还被碎瓷片划了一个血口子!阿敏十分同情地帮他收拾,应急地在橱窗下铺上厚厚一层吸汁水的旧报纸……在他俩的心目中,都以为钱老板一定会瞪起一双斗鸡眼大发雷霆,还不知他会骂出多难听的话来呢? 然而没有,老板出人意外地没有骂人。只是说,餐期快到了,趁现在还没有什么客人,赶紧去买个新的电热锅来吧。连说话的口气都没有什么责备的意味。 按照历来的印象和经验,老唐心想这种情况下难免以挨骂和赔偿了结。便问到哪儿去买这电热酱油锅?钱老板说,出门往左,到路口再拐个弯看得见的炊具店就有,看老唐还在犹豫没有把握的样子,钱老板又说,算了,还是我自己去买吧!一边说,转身只穿着脏兮兮的围裙便出了店门。又过了一会儿,新的电热锅便买了回来,插上电插销,一切便恢复正常了。 拿到老板递过来的发票,老唐早有思想准备地从自己的钱包里往外掏这20多块钱。 钱老板却说:“谁要你赔了?做工嘛,总有失手的时候。你从银箱里拿钱充数,结账时算杂费开支就是了。” 离开福临门粤菜餐馆后的头一件事,老唐想的就是参加华埠旅游团到纽约以外的地方去看看。他选择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到尼加拉瀑布观光的两日一夜游。 天公不作美,旅游团出发时是阴雨天气。 旅游车是一辆有30多个舒适座位的大巴士,厕所设在车屁股上,像一个方柱形的大柜子。 导游是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姓陈。陈先生一开始就告诫大家最好在停车时到快餐店这些地方再上厕所,尽量不要使用车上的厕所,以免污染车上的空气,特别是免得坐后排的游客难受。 老唐买票比较早,坐的是前面靠窗口的8号位。对陈先生的上述劝告,他当然是理解并愿意自觉遵守的。 让他吃惊的是那条全长5000多米的荷兰隧道。这海底隧道宽大高敞,墙壁和穹顶全部镶上米色瓷砖,灯光辉煌,一片雪亮。车子进入隧道后反觉比阴雨天中的陆上世界还要清亮舒服。汽车在单行道上飞快而又平稳地滑行,竟要好几分钟才走出隧道。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么长的隧道中,密集的汽车一辆接一辆地驶过,据说每天通过两万辆以上的汽车,而隧道中的空气却很新鲜,一点也不觉得受了污染。隧道设计者在通风排气问题上,显然很费了一番心机而且卓有成效。老唐在半生奔波中,自然也曾乘车(主要是火车)穿过不少山间隧道,乘车穿越海底隧道却是生来头一遭。到此,他从心里慨叹:资本主义的开拓者也确实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啊。 老唐刚听说“荷兰隧道”这名字时,还不明白为什么以“荷兰”命名隧道。后来听导游解释,才知道原来这宏伟的海底隧道的主要设计者是一个叫做荷兰的工程师。他为此呕心沥血而死,故以他的名字命名隧道,以示表彰和纪念。如今隧道的入口处还有荷兰工程师的铜像呢!可惜他不能从旅游车上出来,他看不见。 老唐虽然看不见荷兰工程师的模样,却本能地以为这样尊重知识分子的劳动和贡献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的,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他的思绪甚至还联想到自己故乡一座宏伟建筑物的创造者。那还是在他是一个初中学生的时候,他就听说广州越秀山下的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是很了不起的工程师。中山纪念堂不但外观雄伟壮美,而且这可容六千观众的巨大建筑竟然可以做到大厅内不靠一根立柱支撑,因而不挡观众的视线。据说,那工程师也是为这高超的设计呕心沥血而死。那么,如果海内外的游客去参观中山纪念堂的时候,也能知道他的设计者、创造者该有多好啊!当旅游车刷刷地通过纽约城与新泽西两州之间的海底隧道时,老唐却突发这样的奇想。 唐人街旅游公司的旅游团,参加者自然都是华人。旅客中不乏像老唐这样不通英语的人,有的甚至只会说广州话。好在导游都会说英语,兼通粤语和普通话的,所以他在旅途吃饭时,还理当兼顾一下那些不会讲英语的旅客,帮他们在快餐店点一下食品和饮料。但老唐己注意到那位一脸烟色的陈先生不是一位热心助人的导游,而他的邻座又像是一位没有思想只知物质享受的木头人,他于是确定一路上只能自己靠自己,正所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他突然在心里哼唱起著名的《国际歌》来。 在麦当劳快餐店(远远就能看到其通行于世的标志:红底色上一个装饰性的黄色M字)吃午饭时,老唐有意排在别人后面观察。到了买食品的柜台,他递上10美元,用最简单的英语单词说“这一个”,再加上手势,便要了一份大体上适合自己需要的食品和饮料。一份食品和饮料通常不过四五块钱,人家自然会把该找的零钱找还给他。 到了康宁玻璃中心,他就不可能依旧徜徉在华人的圈子里了。来自各地的旅游车一辆接一辆地汇集到这个中心旅游点来,从车里涌现出来的旅客绝大多数都是洋人。华人在这人挤人的热闹场所成了真正的少数民族。虽然没有熟悉的游伴,但这灿烂夺目的玻璃宫殿仍然使他兴趣盎然。他时不时地以玻璃博物馆的展览橱窗为背景拍一张单人照,用的就是他从国内带去的青岛6型傻瓜照相机(只需对好距离)。为此,他只好用蹩脚的英语对人家说:“劳驾了,你能帮帮我吗?”然后微笑着对那位洋先生(或女士)做一个摁快门的动作。而他的每一次的请求都毫无例外地得到了友善的回应。这使他很感激这些素不相识的美国人。 但这一来却耽误了一些时间,以致他来不及参观保持原始状态的玻璃制造作坊,对地下玻璃商场琳琅满目的玻璃商品也只是匆匆一瞥便赶快去找Y公司的旅游车。 Y公司的旅游巴士在濛濛细雨中穿过水牛城,送旅客在一家中国餐馆吃过晚饭后,只用了半个多小时,便于傍晚时分抵达美境尼加拉瀑布。老唐仍是急匆匆地在暮色中抢拍了几张以瀑布为背景的照片。在这里帮他摁快门的倒都是自己的中国同胞。 当夜色降临,他仍然流连忘返。斜倚在胳膊粗的铁栏杆上,听着近处瀑布轰隆隆的咆哮声,他回想着导游陈先生介绍的有关尼加拉瀑布的传说故事,不禁深深地感受到一种神秘和向往。 据说,最早发现这一瀑布区的,是一位在印第安部落中传教的牧师。这位牧师听当地的印第安土著说,远处昼夜发出轰隆隆巨响的地方就是神们的所在,不是凡人可以去打扰的地方。但以神的使者自居的牧师却没有这个禁忌。为了探明究竟,便带了一些同道者一起循声去探寻,便终于发现了这个位于美国纽约州水牛城与加拿大安大略省尼加拉市接壤的地方,即由美境亚美尼加瀑布、新娘面纱瀑布和绝大部分在加拿大的马蹄形瀑布组成的尼加拉瀑布。马蹄形瀑布宽数百米,高50多米,堪称世界著名大瀑布。整个尼加拉瀑布区也就随着美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成为各国旅游者向往的世界奇观和旅游中心之一。 又说,自从这里成了旅游点以来,不但天天有来自纽约和多伦多等地的众多华洋游客要到此一睹万马奔腾、气壮山河的瀑布风采,而且断断续续总有不同职业的勇敢分子,要以自己的生命为赌注,把自己“密封”在船形的容器里,从瀑布上游下水,然后顺流而下。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从此随着“飞流直下三千尺”而“奔流到海不复回”;但也有很少几位在历尽万劫之后居然生还人间,于是成为新闻舆论的热点,一时出尽风头,而其中竟还有一位是小学女教师。 把追寻瀑布的原始神秘,和现代美国人的好勇斗狠冒险精神联系在一起,老唐的心头油然而生一种幽深的历史沧桑之感。 这时,夜更静谧了,只有瀑布的涛声不知疲倦地轰鸣着。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瀑布区的灯光突然亮了。于是,近处的水雾呈淡淡的粉红色,远处的瀑流却是靛青色,而对岸更远的地方星星点点的白亮灯光,就像突然冒出了好多个大大小小的太阳!在暗蓝色天幕的映衬下,好一幅激动人心的七彩图啊! 到了该返回旅店的时候了。老唐深情地瞥了一眼瀑布区绚丽多姿、色彩缤纷的灯光,终于恋恋不舍地移动了脚步。 这是他在美国第一次住旅店。 因为回来比较晚,老唐没有看到任何一位旅店的侍者,仿佛是无人管理似的。 房间钥匙是导游陈先生交给他的,听说旅游公司和旅店之间有一种互惠合作关系:公司定期把旅客接到旅店过夜,保证了一定的开房率;而旅店则实行价格优惠,让旅游公司有钱可赚。老唐想,这倒符合你活得好也让人家活得好的原则哩! 住店以后的一大变化是老唐有了一位挺合得来的旅伴。 他姓金,上海人,正在纽约市大学念书。金先生比1.7米高的老唐还要高几厘米,显然比老唐这样的文弱书生壮健得多,大约30多岁。结识唐教授后对他不但尊重,也很热心照料他的生活。金说他的父母都是科技工作者,现已退休。他自己是1984年通过托福考试后自费到美国留学的。一边读书一边靠打工维持生活,现在经济上已经自立。今年最重要的就是写好毕业论文并寻找毕业后待遇较好的工作岗位。谈到内国的情况,金先生表示海外华人自然都希望祖国繁荣富强,而留学生则特别盼望国内政策稳定,让出国人员来去自由就好了。 他说,美国在物质上确实很富足,我们如果能多出来一些人,就算分他一杯羹有什么不好! 听说唐教授也在华人餐馆打过工,他表示十分理解,一点都不感到惊奇。他说自己也在餐馆打过工,剥松花蛋,摘大虾皮,洗碗,跑堂都干过。这些年,除了读书和打工,他没有到过纽约以外的地方去玩,这回到尼加拉瀑布来玩就是第一次外出旅游。这使老唐很感慨,觉得金是留学生中比较刻苦踏实的那一类。 旅店房间里有两张沙发床,一张小圆桌,两把圈椅,自然还有彩色电视机,和国内的高级宾馆、饭店差不多。房里绝无异味,也没有水箱漏水或洗澡热水供应不良之类的问题。给人的印象是整洁、安静,服务水平高。老唐惟一感到不适应的是找不到开水,而他却是一个哪怕在晚上也要喝点茶的人。 听到他的疑问小金马上就告诉他:小圆桌上有一个小型热水器,那里还备有两包速溶咖啡,接上电源烧开水后刚好可以冲两杯咖啡喝。 “太好了!我这里还有上好的杭州龙井茶,你是喝咖啡还是喝龙井呢?”老唐脱口叫好。 “我晚上是不喝咖啡的。你有龙井那当然是喝一杯家乡茶好了。”大概是养成了美国人的习惯,小金已经很坦然地为自己挑选饮料了。 他们就这样泡上两杯龙井,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电视机开着,但谁也无心看电视节目。直到凌晨一点,先后冲过淋浴(他们毕竟有点讲究,不敢在旅馆里泡澡盆)后才关灯睡觉。 第二天,虽然仍未放晴,但老唐有了小金这样的旅伴,情绪上已经早就像雨过天晴那样舒适愉快了。 早饭后Y公司的旅游大巴士随即把他们送到安大略湖边,濛濛细雨中,别说看不到对岸加拿大的任何风光,就是眼跟前也没有可以称道的好景致。但海外游子,最怕孤独,最怕无依无靠的境况。也许就是这种心境使然,老唐临上车之前轻轻地靠在那棵小枫树上,请小金为他抢拍了一张以安大略湖为背景的照片,雨丝打湿了他的头发,冷风撩起了他的衣衫,他却泰然地面对着镜头,双脚稳稳地踏在异国的土地上。 旅游车旋即把他们送到奇帕瓦古堡。 雄踞在河岸上的古堡,是一百多年前美加战争的古战场,以后成了美加边境的贸易口岸。而今天的和平、繁荣和友好的境况,和当年战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情景相较,自然令人感到特别可贵。 下一步就是乘直升飞机从空中鸟瞰尼加拉瀑布及其周边景观。票价25元,旅客自理,是否参加当然也依各人自愿。小金问老唐是否登机,老唐稍稍犹豫了一下,便果断地表示还是要到空中去看看,小金便说一定奉陪。 老唐之所以犹豫,一是觉得票价昂贵,坐这三五分钟的直升飞机,几乎要付出他一整天的劳务所得:二是天气仍然阴沉沉的,他不知道这种情况下升空是否安全。但他又想,自己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坐直升飞机,也可能是终生惟一的一次,起码在此次美国之旅中是惟一的一次了。为了升空居高临下地了望美加边境的壮美景观,为了这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花点钱、冒点险是值得的。相反,如果为了省几个钱,为了胆怯而退却,也许他会后悔一辈子。何必呢!他于是果断地点了头,交了款。 直升机坪是一个钢架平台。每次只能上两个乘客。过了不多一会儿,也就轮到老唐和小金。此时,老天似乎也愿意照顾一下远来的旅客,虽然还不是晴空万里,却实实在在是阴转多云,能见度大有改善了。他们各领了一副防噪音的耳机,便登上了直升飞机。驾驶员关好了机门便发动了飞机。随着螺旋桨刮起的一股狂风,直升机很快升上了几百米的高空。驾驶员像是按惯例在瀑布区绕着圈子,又很熟练地做着俯冲、爬高和倾斜的动作。于是三大瀑布的全貌和两岸的房舍、汽车以及丛林、公路等景观尽收眼底;瀑布上游像湖泊一样的静水,越近瀑布流速越快的情景,乃至流水在遇到巨石、岛礁和丛林激起飞溅的浪花便都一览无余。眼下的水面在墨绿色的底上有不规则的朵朵白花,颇像一幅现代派的美术作品。 随后,他们就参加了此行的最后一个节目——登船观瀑。每个旅客登船前都领到了一件蓝色的胶布雨衣。上了船他们就知道无论晴雨天气,这雨衣都是不得不备的。满载二三百人的小轮船逆水而上,越来越艰难地接近马蹄形瀑布,飞溅而起的水雾像阵雨似地泼洒到旅客的身上,仰望落差50多米飞流直泻的瀑布,但见瀑流由青绿色到白色,最后成了一片飞溅的雨雾与河水交融在一起,层次感很强。老唐不禁油然而生人生四季的联想:上游积聚的丰厚水源就像一个人的春天,他在青少年时期积攒着社会服务的知识和本领;到了开始飞流直下泛着青绿色的这一段就是人生之夏,他奔向社会开始闯荡天涯了:而最成熟的人生就像瀑布的主流,像洁白的流云和盛开的樱花那样灿烂;待瀑布化为一片雨雾与河水相交融时,自然就象征着人生的寒冬了,或者静悄悄地消失,或者发出轰隆隆的巨响,悲壮地化为一片雨雾。 由此,老唐自然又联想到自己的大半生:中小学在南国花城度过,在武汉大学完成学业,在北京的文学编辑专业工作岗位上风风雨雨近三十年,如今又抛妻别子到美利坚这个超级大国来感受另一种人生。他已年过半百,已经进入人生的暮秋,就像尼加拉瀑布雪白的主流,像母校所在的珞咖山上那一片盛开的樱花。他该怎样珍惜、珍重、珍爱这樱花一样的人生啊! 思绪和联想流云似地在心头闪过。他没法把这一切和小金细说,只是一迭声他说,太美了,太棒了,太有意思了,真是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旅游车进入市区以后,导游很平静地以他的职业语言说话: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平安、顺利地回到纽约。再一次感谢大家的合作。下车时,请各位留下一点贴士(小费)给我和司机。每位2元,多多益善,司机黄先生一路很辛苦,请多加关照。多谢了!” 旅游车在唐人街旅游公司门口停稳之后,陈导游在前门门口恭候着,左手捏着一叠美钞(绝大多数是1元票),右手接过下车乘客的钱就转到左手拿着,口里念经似地说:“多谢,多谢啦!” 当唐教授终于回到皇后区弟弟一家住的那幢小洋房的偻上时,周围十分安静。弟弟、弟妹一如往昔正在餐馆和衣厂里做工,孩子们都上学去了,只有饭厅白墙上挂的那个大电钟有规律地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这时,不知哪一根神经跳动了一下,竟让唐教授的脑海里闪过了恩格斯说的一句话:“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把人类的某种完美的理想状态看做尽善尽美的;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反之,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他想,还是恩格斯老人看得冷峻,看得深远啊,竟在1886年他66岁的时候写下了这么睿智、这么科学、这么清醒、这么精辟的话!可不是吗,唐教授想不带偏见地来看看美国这个月亮,他尽自己所能去寻找,去发现。应该说,他找到了,这的确是月亮,只是不像有的人主观上想的那么圆、那么亮,也不像另一些人以为的那么暗淡罢了。 就是尼加拉瀑布之旅也是这样。他欣赏了罕见的世界奇观,感悟了人生的沧桑变幻。老唐觉得真是不虚此行,真是值得啊! 啊,尼加拉,永恒的,阅尽人间沧桑的尼加拉!你宏伟博大的胸怀,是否也包容了一个远方游客的灵魂,一个中华儿女的灵魂! 1992年4月-6月于北京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