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新闻界的良心


  在《人民日报》社,他见到一位两年多没见面的朋友,刘建军紧紧地拉着他的手,忍不住老泪横流。那位编辑朋友对刘建军的到来非常吃惊,同时以异常的热情握住他的手说:“怎么回事?建军,怎么这么狼狈?”
  刘建军说:“你知道,我是个热心肠的人,平时所做的事情都是帮着人家找点方便,现在我连帮人的权利也没有了。”
  于是刘建军就从头至尾如实说了起来,他说得很激动,滔滔不绝,晚风微微地吹着他的脸,把脸上的泪水吹干了。
  他看了看脚下穿的登山运动鞋,伸了伸脚,对朋友说:“你看,我穿着一双新的真皮登山鞋,已经走了几千里,我觉得一点心劲都没有了。”
  他的朋友说:“我可真走运啊。让我碰到你,你的官司难打!咱们把内参部的一个朋友请来,问问他能不能写个内参。”
  这位编辑的朋友听完叙述,很爽快地说:“噢,是这么一个案子啊,这样吧,我看一看,然后给你发了,顺便给你转到中南海,我们不会骗你的。”
  刘建军心里很感动,他支支吾吾地说:“按理我应该谢谢你了,现在办事没有钱不行,但是我现在只能口头谢谢你。”
  那位说:“你如果给我钱,我就不办了,你放心,我们肯定给你转。”但是他又提醒刘建军说,“你还得写份材料,不然的话也可能百沉大海。”
  报社的副总编辑对刘建军说:“到我家里去住吧。”
  刘建军说:“不了,不麻烦了!我到你们家像个二流子似的,你的爱人会怎么想呢。这样吧,我在旅馆里找个地方住吧。”
  刘建军找了一家条件最差的阴冷的旅馆,就在那里写了一宿的材料,这是他到北京之后写的第二份材料。材料写好了以后,又一个凌晨来到了,他按期把材料送到了那位朋友手里。
  
二进高检接待室


  刘建军弄明白最高人民检察接待室的位置后,就踏上了旅程。
  这一次他聪明了,他先拿出县委书记的证件紧紧地攥在手心里,因为如果没有这个证件,人家准以为他是个盲流。
  人家却跟他开玩笑说:“这是怎么回事啊?县太爷跑到我们这儿来告状了!”
  刘建军见人家这么和气,心里又生了一线希望,便说:“我想问一问关于诬告的概念是什么?”那位处长告诉他说:“诬告就是无中生有,编造事实,诬告他人,向公安、司法机关投诉,造成一定的后果。”
  刘建军说:“我不是无中生有,这不能说是诬告;我不是编造事实,更不是向司法机关投诉,而且也不是给纪检委写信,这件事情不但没有形成后果,连人家的毫毛也没动一根啊!我是给省委领导写信提供信息!”
  那位处长笑了笑,说:“那这怎么能是诬告呢?”
  他想:一个政党只要有正确的政治理论就不怕腐败,当他从检察院门口迈出来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把分裂党和诬告这个概念弄清楚以后,刘建军的胆子也大了,从这开始他准备找一个国家领导人,他深信:国家领导人是青天。他忽然想起了一位老部长,因为他们是老乡,他找来找去找到了老部长的家。
  
老部长的劝导


  刘建军他很快地见到了原铁道部部长刘建章,老部长握住刘建军的手说:“建军,你怎么好长时间没来了?我也算不出有多长时间了,我觉得很久很久了。”
  刘建军坐在客厅里,望着一幅幅画和条幅,他觉得真正是处在了世外桃源,他的心宽松了好多,就滔滔不绝在把他的冤案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老部长静静听着,默默地看着,然后说:“这件事怎么能处分你呢?人在最委屈的时候,往往性格会发生根本的变化,慢慢会发展到疯子、傻子或者一病不起,所以你现在这种心情是要不得的,现在你要把不幸当作故事来讲。”
  刘建军低着头说:“不行啊,首长,我自己好说,可我这一家,连朋友们都有压力啊!”
  老部长身体不好,很少动笔了,可是面对刘建军的这种苦恼,他铺开宣纸,拿起了饱蘸墨汁的笑,写了一幅刚劲的长联。刘建军把这幅长联深情地保留起来。
  老部长说:“你明白这个题词的意思吗?”刘建军说:“我能看得懂。”老部长又说:“我刚才写的题词啰嗦了,也许你记不住,咱们也不要说张学良李学良了,我给你再写八个字:‘宠辱不惊,毁誉由人’。”
  他提笔写下了这八个大字,这八个大字在刘建军的眼里是那样的强劲有力,是那样的振奋人心,题词举起来有一人高。
  老部长把题词交给他说:“你把它挂起来存着,用这个来度过你人生的春夏秋冬,你会想得开的。佛门里曾经说过一句话:退一步,海阔天空。”
  刘建军感慨万千地收起了这个题词,但是他并不想隐瞒自己的观点:“部长,我既然已经到北京来了,我还是不服输,我还是要问上一问!”
  老部长苦苦一笑,摇了摇头说:“看来你还是年轻啊!那这样吧,我想想办法,你再去找那位国家领导人吧。”
  
政协领导人为他签字


  刘建军知道,老部长和他说的那位政协领导人是老战友。
  刘建军见到了那位领导同志以后,把冤案的前后经过一五一十地对首长汇报了。
  他很慎重地说:“这样吧,我只能在你的这个材料上写个字,我希望中央纪委的同志能够注意这件事,别的我没有调查,究竟什么事情我也不清楚,你拿着这个就能找中央纪委。”
  刘建军感到他真的能够看到光明了,无限的希望在他的心头涌动着。他紧紧地握住那位领导同志的手说:“谢谢您了!谢谢您了!”他躬着身子离开了领导同志家。
  在马路上他又久久地注视着这所威严的别墅,他想:中国的领导人还是正直的,中国的领导人是讲究原则的,我们的党不是没有希望!
  刘建军找到了中央纪委办公室。
  但是他没有想到中央纪委并不想见他,虽然他手中拿着一位领导人的手迹,但是,作为中国的高级纪检部门,他们不是看哪个领导手迹就轻易改变规章和制度的。
  他们对刘建军说:“中国的县级干部太多了,我们怎么能够管得了呢?你还得回到你们的本部门、本单位,去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我们相信,这个问题只要你是对的,就一定能够解决。”
  刘建军着急地说:“你们到我们地区看一下,我这个问题他们解决不了。”
  人家告诉他说:“我们已经说过好几次了,这里不能接受你这个案件,您请回去吧!”
  刘建军只好离开了办公室,他在传达室里徘徊过来徘徊过去,心里实在是不甘心,于是他又多次打电话,后来人家把他的声音听熟了,一听是他就把电话给挂了。
  刘建军感到他要疯了。当他心里涌起了一团希望的时候,很快就被莫名其妙的冷水泼灭了。
  按理说,一个中央纪委如果全国的人来了都接待,那是绝对不行的。但是,今天落在刘建军头上,他感到被拒于千里之外,有点不理解人了。因为,他知道最终还是要中纪委出面,自己的冤案才能得到解决。
  刘建军拖着一双沉重的腿回到老部长家,把经过说了一遍。老部长听完后,再次打了电话,把刘建军安排在宿费最便宜的招待所地下室住下。正巧,那里住着一位老乡,也是在纪检委工作。多年不见,分外热情,那位老乡硬是把他拉到家中吃了顿饭。
  刘建军见人家向他表示出非常的热情,心情非常感慨,像见了亲人一样,他又从头到尾把自己的事情说了一遍。
  那人听了这件事情以后说:“铁道部的纪检委有一个同志调到中央去了,他姓王,我们可以把你介绍给他。整人也不能这么整!”
  对方很干脆地说:“行!让他来吧。”
  这样,刘建军才第一次来到了中纪委的办公楼,那位姓王的同志通知一位叫张X的副处长接待了刘建军。
  刘建军知道,这位副处长也不是轻易能够见得到的。他想他一定把握这个机会,因为她是管河北的。
  
中纪委的批示石沉大海


  张X是一位秀丽的女同志,据她自己说是从北大荒回来的,大概受过人间的许多凄凉,因而很有同情心。
  张X很和善地让刘建军在椅子上坐了下来,她认认真真地把刘建军的陈述听了一遍,然后说:“这个材料你留下吧,我一定给领导汇报。这个事情让我看好像能解决。”
  刘建军说:“您不要把事情看简单了,这个事情等于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因为不是一般人定的调子,好像是一个省里头头说的话,才这么把我冤了的。”
  那个女同志说:“我对你说能解决我是有我的看法的,我为什么说能解决呢?起吗,你的案子和处理的决定程序没有,办案是要有程序的,我跟你说,这里有十六个字,第一个是事实清楚,你这件事情事实还没有弄清楚,起码还没有调查你,你是当事人,没有调查你,怎么能够说是清楚呢?第二个是证据确凿。这个事情的本身,包括发案现场和有没有这件事情,证据还不全就定性,这怎么能行呢?给你的问题定性为诬告,是“诬”告呢还是“误”告呢?是错误的“误”就是告错了,诬告就是编造事实,我想起码给你定个错告是可以,不能定诬告,诬告是法律的范畴。这个处理要恰当,不然就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第三个问题是定性准确。你这个事情连根据都没有怎么定性呢?第四个问题是处理恰当。没有上边的事实清楚,没有证据确凿,没有定性准确,处理当然不会恰当了。所以说你的事好像能解决,我劝你沉住点气,别老那么激动。”
  刘建军说:“我怎么能不激动呢?为了这个处分,他们把我的年龄、党龄、学历全都改变了。”那位女同志听了他关于改变档案的情况后说:“这件事情太离谱了!你回去等一等吧。”
  接着,她随手给刘建军写了一个电话号码,这个号码刘建军终生都忘不掉,这个号码上面凝聚着他的千辛万苦的寄托。
  纪委答复得非常明确。而且从检察程序和办案原则上给他讲得一清二楚!他的案会翻的,一定会的。
  他带着巨大的希望,踏上南行的列车,回到了保定,回到了他的家中。
  他从7月等到了9月份。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