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邓小平与哈工大



作者:刘贵贤


  早在1958年,在全民大炼钢铁、亩产万斤的乌托邦热昏中,邓小平在视察哈尔滨工业大学时就说:“不搞尖端,就是生产1个亿,也不算完成任务。”

  1958年9月15日上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来哈工大视察。
  那时的校机关设在土木楼——即现今哈尔滨建筑大学主楼。
  那时,全国教育战线正贯彻执行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那时的中国,学校、政府机关里有炼钢炉,农村有万亩田。今天看来属于神话的亩产万斤小麦的新闻,赫然醒目地出现在党报上……
  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这位党务政务百务缠身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来哈工大有何指教呢?兴奋的哈工大人兴奋地发现,陪同者除省市领导外,有那么多身居“高位”、握有实权的首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李雪峰、刘澜涛、杨尚昆,中共中央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蔡畅,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在热烈的掌声中,邓小平一行被迎入二楼会议室,听取校长李昌的汇报。
  那时的人不讲究穿,身着深色中山装的邓小平问一身浅灰色列宁装、戴一顶浅色帽的李昌:“教师的情况怎么样?”
  李昌顺口回答:“基本上是苏联专家培养的青年教师。”
  邓小平随后又问:“平均年龄?”
  李昌快答:“30岁以下。”
  “年轻,好啊!”邓小平高兴了,连声称赞。高兴之际,开始参观。
  在“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学校工厂化、师生工人化”的方针指引下,当时的哈工大39个专业办了42个工厂,邓小平一行参观了哈工大机械制造厂、红色电器厂、电力系统、电子计算机厂、动态模拟装置、土木设计院及工程经济系勤工俭学工厂。
  在校机械制造厂参观机床加工车间时,邓小平问厂长李树毅:“这个工厂有多少人?”
  “固定工人175人,同学参加劳动的1061人。”李树毅严肃地回答。
  邓小平笑了笑:“照马克思的标准,这是个大厂喽!”很少笑的邓小平,笑谈这个标准,可能是想到了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工厂……
  当邓小平及中央领导来到电机楼时,五层大楼的每个窗子都探出许多身子,响起哗啦啦有节奏的掌声。走到正在研制的专用电子计算机旁,适逢这台计算机在讲话:“犯规了!”“请您走。”讲解员就势讲解:“这台专用电子计算机能够下棋。如果性能好,最好的棋手也下不过它。而且每当摆好棋子时,它会自动地说‘请您走’,当你犯规时,他会立即说‘犯规啦!’……”讲解员讲解到这里,全场哄堂大笑。
  众人笑,邓小平不笑,他饶有兴趣地问:“你们同它下过棋吗?”
  “没有,还没有调整好。”一位教师回答。
  邓小平仿佛发了棋瘾,关心地问:“什么时候能调整好?”
  “‘十·一’以前,我们准备到北京献礼。”
  “那太好了!”邓小平笑了,笑得特别高兴。
  在参观动态模拟装置时,邓小平的兴趣更浓厚。电机教研室教师曹瑛拿着拳头大小的定子和一个仅有钢笔大小的钢轴,十分自豪地向邓小平介绍:“这是我们做的超高速微电机,转速是每分钟24万转,世界上还没有。这种电机可以用在磨床上加工小型的滚珠轴承内圆。”邓小平听了,连连点头称赞:“好,好,好!”
  这样的兴致,一直延续到参观避雷器厂。在避雷器厂,李昌校长告诉总书记,这里的粉型避雷器是由工人出身的三年级学生马持宗发明的,邓小平听了非常高兴。趁总书记兴浓,李昌校长边介绍边招手让厂长强金龙过来。年仅26岁的强金龙是1957年从哈工大毕业后留校任教的,1958年学校筹建避雷器厂,把他任命为厂长。刚当厂长就见到了总书记,强金龙非常激动。他兴奋地握着总书记的手,回答着总书记详细的提问。
  参观结束时,邓小平意味深长地对李昌校长说:“大厂大校要关心国家命运,高等学校要成为突破科学技术的基点之一。”并认真地强调:“只搞勤工俭学,不搞尖端,就是生产一个亿,也不算完成任务。”
  当时李昌校长是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在全国各高校轰轰烈烈开展勤工俭学、大炼钢铁和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红与专大辩论的高潮中,身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当着一位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和三个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面,对身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的李昌校长讲这番不合“潮流”的话,着实令人深思。
  邓小平的这几句四两拨千斤的讲话,是胸有成竹事先早有准备,还是看了会下棋的计算机、世界领先的超高速微电机有感而发?看来是一个天知、地知、讲话人知的谜。也许,邓小平的这一精辟的讲话,既是胸有成竹,又是看了高科技的成果感慨而发。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他听的汇报、看的典型不少是大炼钢铁、亩产万斤的佳音、喜报,这次到哈工大看到会下棋会讲话的计算机、拳头大小的每分钟24万转速的超高速微型电机,冷热碰撞,极大的反差使他那敏捷的大脑将心中积郁已久的东西凝结成这精辟的话语。这在口号震天响、红旗满街飞舞的大跃进年月,身为总书记的邓小平讲的这些话,可谓一字千金。
  一向务实求实的邓小平在务实、求实的哈工大讲的这令人生畏的实话,很快变成了现实。邓小平一行视察哈工大一周后,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会议,贯彻执行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讨论哈工大建设新专业问题,会上传达了第一机械工业部赵尔陆部长的指示:哈工大要搞尖端,要增加一些新专业。
  回忆那自豪的时刻,年过花甲的强金龙又恢复了26岁当避雷器厂厂长时的风采——
  小平同志是1958年9月15日来的,来之前两个月,就做准备工作。李昌校长抓住我,说中央领导同志要来视察,要我写一个避雷器厂的报告,这个报告要让不懂避雷器的人也能听懂。还要讲明如何勤工俭学办厂的! 这个厂,了不起。白手起家,房子是从学校食堂挤出的三间平房,过去日本人开的被服厂,又潮又暗。好在产品好,那产品是工农兵学员马持宗的发明。马持宗是大连人,大连供电局的电工,单位选送他到哈工大工农速成中学进修,1955年升到哈工大电机系高压专业本科。1958年大办工厂,全校停课办工厂搞科研。马持宗因原来是电工,有实践经验加上在哈工大学的理论,将避雷器的炭化硅阀改为粉状的,使击穿电流提高了4.5倍。这一改,光利润就提高50%。我到避雷器厂时,处于研制阶段。我当厂长,马持宗当总工,当时一分钱也没有。学校给了那三间简陋房子,材料都是从各个工厂“化缘”来的,记得清清楚楚,铝板是从几十里外的铝合金厂用人力拉回来的,没有压机,我们用剪刀一片一片地剪……
  小平同志来之前,我把深入浅出的报告按时交给了李昌校长。小平同志来的时候,我站在厂门口迎接。我站在门口默默地等,边等边想,这厂门这么狭小,首长来了怎么通过呢?说是厂门,仅相当于一般卧室的门,要是身材高大的人,还真不好通过呢?正想着,小平同志来了,我这才放了心,我个子矮,李昌比我矮,小平同志比李昌还矮,进这狭小的门,很痛快。小平同志一行进去后,我仍然死死地站在门口,这时,只听李昌校长呼喊:“强金龙过来,你当厂长的过来!”我应声走了过去和小平同志握过手,站在小平同志和李富春、蔡畅中间。李昌校长接着向小平同志汇报,个别答不圆满的问题,我补充。大部分时间我同高铁副校长陪李富春、蔡畅同志聊,至今记忆犹新,我的左耳聋,蔡畅同志右耳聋,谈起话来,还挺投机的。站在旁边,我才看得清清楚楚,小平同志穿一身朴素的深蓝色中山装,他脑子很灵。仔细察看了这统共只有300平方米十四五个人(大部分是勤工俭学的学生)又是教学又是实验室又是工厂的避雷器厂,意味深长地说:“你们这个厂很好,科研成果要大搞。避雷器电压可以再高,不要满足,再搞新型的!”你说那时的人实在不实在,当时按组织要求,我布置下去,要求在场的十四五个人,首长来了,谁也不要抬头看,只能低头干活。那时的人就是那么听话,等小平同志走了,一行人都走了,大家才抬起头鼓掌,一个个都说毛主席来了,毛主席来我们工厂视察,真幸福。唉!小平同志一行人在避雷器厂时间最久,40分钟,40分钟啊,他们还以为是毛主席来了哩……
  那个时代的人就是实在,强金龙站在邓小平和李富春之间,摄影记者拍下了那么多照片,他一张也没得到。其中最佳角度要算李昌校长汇报时,李昌在左、邓小平在中、他在右的那一张,如果按今人实在即傻的标准看,傻有傻的福气,如果得到这张照片并加以保存,“文革”和反击右倾翻案风、批邓时,不知要惹多大祸哩!
  没得到和小平照合影的照片,邓小平的讲话却永记心中。那一代人实在,对领导的讲话言必听,指示必执行。
  时光飞逝,当邓小平逝世的消息传到哈工大,阵阵哀乐声中,沉浸在无比悲痛中的哈工大人追忆邓小平同志视察哈工大的情景。不少师生动情地说:“没有小平同志,就没有哈工大的今天!”
  咀嚼这位老人晚年多次强调的“要靠尖端技术”,回味他“风华正茂”时在哈工大讲的“只搞勤工俭学,不搞尖端,就是生产一个亿,也不算完成任务”的超前的话语,看看哈尔滨工业大学由当初单一为基础工业服务的工科大学发展成研究或参与研制成功无数项尖端成果以及培养无数杰出的尖端人才这一事实,就会理解在得知他去世时,哈工大一些师生为什么讲出“没有小平同志,就没有哈工大的今天”的话了。同样,如果有人讲“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合乎情理。正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短短20年的改革开放,使5000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与书斋里的学者不同的是,这位四川人固有的麻辣热烈的政治家,大量讲话、谈话、文章,从来不注重构思高大全的理论体系,而是针对重大现实问题、理论问题有感而发,在就事论事之中以事论理,事在其表,理在其中。1958年9月15日在哈工大的即席讲话,可谓范例。
  仿佛历史有约。1958年9月15日邓小平视察哈工大强调“不搞尖端,就是生产一亿,也不算完成任务”,第一个听到、听得最清的是哈工大校长兼党组书记李昌(他紧挨着邓小平)。1975年邓小平向毛泽东汇报的那份标有黑体字“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主持起草这份提纲的主要人物又是李昌(时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历史,有时就是这么有趣。

  《大地》 (2000年第十一期)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