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为安心,港人动“花心”



作者:江迅

  失恋、自卑、暴躁、善妒、杞人忧天、喜怒无常、烦躁不安,都市人的心结靠什么来解?如今香港时兴一种新的疗法——吃花药,喝下花浸的水,也许会“药”到病除。
  花药治疗,或许是一种浪漫的自然疗法。当代的制炼方法,是先到没污染的野外,选择盛开的花朵,采下新鲜的花瓣,放入清泉之中,让阳光晒数小时,或用月光,或用烧水加温方法,将花取出,放一定比例的酒精贮存,成为酊剂。取少量酊剂,放入小瓶清水,就成了医疗师所用的药剂,成了健康食品店里卖出的浓缩瓶装药剂。再由此取出两滴,加进另一瓶清水,用小量酒精作防腐,这就成了常人服用的瓶装药水。
  最浪漫的是每种花药恰好可以配合一种病人的性格或情绪,生活中每一种压力烦恼和焦虑烦躁,都有对应的花药可治,多么奇妙。
  花香与情绪相关当然是可能的,薄荷香、草香、茉莉香都可以焕发精神,但这还不是花药的原理。花药的理论是“一花一烦恼,一花一解脱”。
  香港常见的情绪病都有相对应的花药:龙芽草——不善于向朋友倾吐心事,夜籁人静时,思绪纷乱,常常失眠;百杨——经常感到莫名的恐惧,坐立不安,杞人忧天;矢车菊——意志薄弱、缺乏勇气去拒绝别人过份的要求,丧失独立自主的思想,惯于逆来顺受;凤仙花——生活节奏紧张,觉得时间不够用而烦恼;榆树——面对挑战或重大任务,自感难以应付而烦躁;樱桃李——不能控制情绪起伏而喜怒无常,正遭遇人生挫折,精神接近崩溃……
  歌星林忆莲和叶倩文都是“食花族”,每次演出前,都会在后台喝一口凤仙花药。凤仙花有镇定之效,能让歌者在台上临场不怯。时下,吃花药在香港正渐成一种时尚。其实,吃花药纯粹是一种信不信由你的心理。
  一朋友因感情问题而失眠多月,最后完全不能入睡,安眠药不能奏效。且对日常的人和事缺乏安全感,经花药治疗后,对生命的脆弱感觉已经消失,晚上睡眠质素大为改善,日间的精神和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
  香港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是不少疾病的根源,最明显的是失眠、消化不良、便秘,而心理压力易使人暴饮暴食,继而又导致冠心病、糖尿病等等。一般的药物治疗只能起治标作用,改变生活习惯也不易持之以恒,花药的作用,则是先从心灵着眼,这是最佳的辅助治疗。
  香港的花药时下有38种,主要由英国空运,也有来自法国、西班牙和印度的,售价40元一瓶,每种花药,各有疗效。这种花药的花须不受任何污染,种植地水源要保持天然纯净,种植场不受高压电线或磁场影响,空气亦要清新,香港这座大都会环境污染得厉害,植物难以安宁。
  花药早在本世纪30年代就已问世,统称为“贝曲花药”,是由英国医生、细菌学家爱德华·贝曲研究成的。
  澳洲的科学家采用现代摄影术,发现在服用花药后,被试验者的能量场出现明显变化。针灸师也以现代手段测试各种花药,发现它们能引起人体不同经络的共鸣频率。根据中医学上经络理论和不同情绪的关系,花药所调和的情绪或疾病,又与所引起共鸣的经络是相对应的。
  也有学者怀疑,这些理论无论如何浪漫,却未免太过自我中心,而且是现代都市人的狭窄自我中心。连“看电影很易受惊”都特别有一种花可治疗。“大自然母亲”未免太眷顾神经质的都市人了,听起来,似乎是一种迁就顾客的推销技法。
  虽有争论,但吃花药医心病竟成了香港的一个新的流行。其实,它只是“另类疗法”即自然保健疗法的一种,香港还有医院推行艺术疗法,通过绘画、听音乐,令病人宣泄内心的恐惧,倾吐精神压力,令病人从郁郁不欢到精神开朗。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