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六章 责任感·亲人情·肺腑言




  
  据《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报道:哈尔滨亚麻厂爆炸事故发生十几分钟后,黑龙江省委书记孙维本、省长侯捷和哈尔滨市市长宫本言等省市领导同志赶赴现场,亲自指挥灭火救人医治伤员工作。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李根深结束在日本的访问后,立即返回哈尔滨,直赴医院看望伤病员。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罗千专程来到哈尔滨,慰问亚麻厂职工。正在安徽省视察的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和副部长季国标星夜兼程,18日到达哈尔滨,代表国务院协同省市处理亚麻厂事件……

  吴文英部长走进亚麻厂的大门,一眼看见被炸毁的车间,眼圈红了。她首先想到了自己对这场严重事故的责任。她和迎上前来的纺织局负责人及工厂的领导一一握手。厂长刘书伦低着头溜在人群的后面,吴文英一边叫着他的名字,一边握住他的手,刘厂长眼里闪着泪花。
  吴文英马上去查看了爆炸现场,接着又听取了省市的调查汇报,她同意市里的意见,在事故没有调查清楚以前,要支持亚麻厂班子抓工作。她找刘厂长谈话。刘厂长忍不住自己的眼泪了。“老刘哇,亚麻厂的事故很严重,我们心里都挺难受。现在要振奋精神,挺直腰杆,把工作抓起来!”刘厂长答应一定要立功赎罪,全力抓好医治伤员、安抚家属和恢复生产的工作。
  市纺织局和厂领导在事故发生后,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回家了,着急上火,饭也吃不下。3月19日深夜11点,他们还在厂长办公室开会。吴部长轻轻地推开门,“同志们辛苦了,我来看看大家!”她是专程赶来看他们的,她说:“出了这么大的事故,要说责任,我第一个负责任,我已请求中央给我处分。”
  第二天,吴部长到医院去看望受伤的工人,感谢抢救他们的医护人员。她几乎走遍了住有伤员的每一个医院,看望了每一个被烧伤的同志。她又冒着风雪挨门挨户走访遇难工人的家属。每走一家她都泪流满面。在老工人张洪喜家,她抱着老工人夫妇,哭着说:“我吴文英向你们道歉来了。亚麻厂发生这么大的事故,你死了女儿,我实在对不起你们!”张洪喜抚着她颤抖的臂膀,流着眼泪说:“吴部长,你不要说了!”他知道这位纺织工人出身的部长和工人心贴心!
  临时工王秀兰的丈夫五年前病故,这次她又遇难,家里撇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吴部长知道她家缺粮,就让厂工会的同志背着一袋米、一袋面,亲自送到她家。从宾县农村赶来料理女儿后事的两位老人在女儿家的小屋里见到了部长,吴部长拉着两位老人满是老茧的手安慰他们,赞扬他们的女儿对工厂的贡献,并问他们有什么要求。吴部长当即和厂领导为这不幸的一家安排了生活:把她的父母从农村接来照顾外孙,按人头确定了长期补助金额,户口问题也责成专人落实。
  这场重大事故给工人造成的不幸,使吴文英食寝不安,鼻子破了,嘴也起了泡。为了查清爆炸事故原因,她曾三次察看事故现场。有一次,她钻进废墟下面的地道,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蹬上水靴,手执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朝地道深处走,炸裂的水泥板,张牙舞爪的钢筋,随时可能刺伤她,同行的同志为她捏了一把汗。直到查看明白,她才钻出来,脸上是灰,身上是泥。
  在哈尔滨的15个日夜,是吴文英部长终生难忘的。她干了许多,也想了许多,亚麻厂大爆炸的教训是深刻的。一方面说明我们技术设备的落后,同时也暴露了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一些干部一心抓生产而忽视安全的倾向很严重。她深深地自我反省,她告诫干部防止不关心群众、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她召开座谈会,请教专家如何防止粉尘爆炸。她电告全国纺织行业:记住亚麻厂血的教训!她还亲自给国务院写报告,汇报处理这一事故的情况。田纪云副总理在她的报告上作了批示,他为及时抢救伤员和迅速恢复生产而欣慰,并高度赞扬了亚麻厂工人阶级高尚的主人翁精神。
  在吴文英部长离开哈尔滨的第四天,《哈尔滨日报》作为独家新闻,发表了一篇通讯——《部长啊,亲人!》我想,人民都把我们的官员当成亲人之日,就是党风根本好转之时。
  沈克俭中等个儿,削瘦中透着干练,布满血丝的眼睛深陷在堆满皱纹的眼窝里,说话沉缓。他,47岁的工程师,是拥有六万职工的纺织局最高领导。在他过去的历史中充满了坎坷和大起大落。1985年7月,他接受了市长颁发的局长任命状。凭着他的智慧和魄力,使局里的工作颇有些起色,他对今年全局的经济形势很乐观,甚至还有点踌躇满志。亚麻厂的大爆炸,把他从美梦中惊醒,也使他从令人瞩目的峰顶颠落到了令人心颤的谷底。
  在亚麻厂恢复生产指挥部,他和我进行了一次长谈。
  “这40多天,我的心情一直很沉重,这个事件对我的教育很大,触动也很大,不是说知识分子要改造思想吗,这回是一次很好的改造。我的感触很多。首先,我认识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我不是跟你打官腔,这方面过去体会不深,这回我认识了。真是一方有难,百方支援啊!作为局长我发自内心地感谢全国人民的慰问、支援、帮助!
  “我还要说,我认识了我们党。这一事件牵动着多少领导同志的心。赵紫阳总理深为关切,田纪云副总理时刻期待着亚麻厂的消息,亲自写信嘱咐,要认真处理好死者后事,对伤员要千方百计抢救治疗。国务院秘书长陈俊生一天两次打电话,听我们的汇报。省市领导更是几天几夜工作在现场。在这样的时候,党的干部真是和群众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吴部长来处理这件事,对我们十分体贴关怀。有一天,吴部长亲自到我家去看我爱人,爱人打来电话,说吴部长来家了,我拿着电话眼睛模糊了,我说:‘咱六楼没有灯,黑咕隆咚的不好走,你没扶着她下楼?部长54岁了……’发生事故的当天,我整整一天什么也吃不下。市委副书记工人生、邵奇惠让人把饭送到我手里,看着我吃下去,我的眼泪掉在碗里。同志们的情义,领导的关怀都融合在一起了。在我们党这样一个集体里工作我感到温暖,感到有无穷的力量!
  “发生这么大的事故,死了这么多的人,我的心里很难过。我对不起死伤的工人。在厂子我硬挺着指挥救灾,恢复生产,回到家里,我痛哭了一场。外地的亲人都给我来信了,劝我不要当这个让他们担惊受怕的局长了,说凭你的水平能力,在科学技术上也能搞出名堂。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不能退缩,我应该总结教训。这些年我的心里热得很,一心要把纺织局这个摊子治好,每天向工厂要产值、要外汇,面对安全生产却重视不够,抓得不狠。特别是作为技术人员,我对粉尘问题没有重视没有研究,这是很大的失误,作为主管局长,我要对这次事故负责。不能一有功劳就是自己的,一出问题就往下推。这样天理不容!我请求给我处分,但我不帮助亚麻厂重新建好决不罢休。我认账,但不低头。”
  这一席肺腑之言,令我沉思。历史的大潮把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推上领导舞台,迎接他们的不都是鲜花和荣誉,他们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面前还有预测不到的风险,只有坚韧不拔,百折不回者,才能不负于历史,不负于人民。
  厂长刘书伦是个典型的山东大汉,1985年1月,他成为这个七千人的工厂实行厂长负责制的第一任厂长。他雄心勃勃,要让亚麻厂走向世界。但他知道自己的家底,设备陈旧,比工艺落后,如不进行一番技术改造是很难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的。他在这方面投入了更多的力量,改造计划已经制定出来了,引进的外国设备正陆续到厂。他前一天刚把西德的除尘设备搬进车间正要安装,可3月15日凌晨的大爆炸抢在了他的前面。在大爆炸五分钟后,他跑进工厂,面对这场大火泪如溪流。
  “眼看着自己多年的辛苦经营毁于一旦,眼看着自己的姐妹被烧得赤身裸体从火海里跑出来,我的心像刀割般疼痛!当时,管安全生产的王化山副厂长,哭喊着往着火的车间里冲,说里面还有他的工人,他不想活了!我也想到了自己的责任,我是厂长,厂子发生这么大的事故,死了这么多的人,我要负重大的责任,我想到了坐牢,想到了死,可我很快镇静下来了。现在不是想自己的时候,要把全厂的人心稳住,要把亚麻厂稳住!受伤的工人要治疗,死难的家属要安抚,全厂七千工人要吃饭啊!我对市里局里的领导讲:‘我请求组织给我处分。检察院的同志也在场,我向你们保证,我绝不会跑,将来要抓要严惩我全领,只是请求现在给我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把厂子稳定下来,把生产恢复起来!’8点钟,我向全厂的中层干部宣布,没有遭到破坏的五千锭分厂必须在当天中午12点开工。两个小时后,分厂的512名工人全来上班了,他们中有的亲人正在医院里抢救。有的亲人生死不明,他们含着眼泪走上自己的岗位,这一天比平日上班的工人还多。12点整,机器都开动起来了,这时废墟上还冒着烟,抢救伤员的救护车还在窗外呼叫。工人们都是边流泪边干活。这一天,亚麻布的产量超过4%,产品质量都达到出口标准。第二天,老厂的550多台织布机也开动起来了。到了月末,全厂完成亚麻布201.8万米,超计划2.8万米,完成产值796万元,超计划1万元。看到这个数字,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我们亚麻厂的工人是炸不烂,拖不垮,烧不毁的!我想好了,无论将来给我什么处分,我都要和亚麻厂的工人在一起,一定把厂子建设好!”
  刘书伦一板一眼地说:我已经向上级保证了,也向全厂职工宣布了,今年我们要“三不减”:全厂实现利润一分不减,出口创汇一分不减,上缴国家的利税一分不减!现在看,实现这个目标完全有把握!
   
   
不要忘记,是为了不再发生

  据说,哈尔滨亚麻厂的大爆炸,引进国际舆论的关注。事故发生的当天,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一些大众传播工具都作了报道。我没有收集到他们详细的报道材料,也无从知道他们对于这一事件的评价。不过,在无意中却发现另外几份材料。
  一份是新华社4月10日的关于西班牙开庭审判食用菜油中毒案的报道。报道中说,从3月30日开始,西班牙正式开庭审判拖延了六年之久的骇人听闻的食用菜油中毒案。在这起曾造成600人死亡、25000人致残的食用菜油中毒案中,共有38名被告出庭受审,对其中27人判处151600年零七个月的徒刑。报道中说,这场骇人听闻的悲剧是由于资本家为了赚钱在食用油中掺入了工业用油而造成的,受害者多是贫民。
  这个案子就这样了结了,死去的600人当然不能复生,那25000人也终生残废,其中的许多人也会默默地死去。西班牙的法典如此严密,犯人的刑期竟可达到天文数字,那27人将被终身监禁。不过,听说他们的监狱也是相当文明的,犯人可以看电视(当然是彩电),每到周末还可以和亲人团聚。他们大概要比那些可怜的受害者舒服得多吧!
  还有一份材料,是关于印度博帕尔毒气惨案的。这件事发生在1984年12月3日零时,美国的联合碳化物印度公司的剧毒化工原料异氰酸甲酯泄漏,结果造成2000多人死亡、5 多人双目失明或严重损伤、20万人受害的大惨案。惨案发生的第四天、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查尔斯顿有名的四个律师事务所,控告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失职,酿成惨案……争着要替远东万里之外的受害者打这场官司的律师越来越多了。醉翁之意不在酒,按照美国惯例,胜诉的一方要把赔偿的一部分作为律师的酬劳,最高可达总额的三分之一。
  两年过去了,这场官司还在打着。博帕尔死难者的冤魂还在哭泣,受害者还在黑暗中摸索,大概没有人把钱袋送到他们手里。而制造这场震惊世界的大惨案的老板们还在过着他们舒适的日子。
  看到这些材料,我的心里很不平静……
  在工厂党委办公室,我看到22份入党申请书,都是大爆炸之后收到的。翻看着这些申请书,我内心更不平静了。
  五千锭分厂青年工人张怀平的申请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1987年3月15日一声巨响,给我们可爱的工厂、闻名中外的哈尔滨亚麻厂造成巨大的创伤,几百名工人劫后余生,几十名兄妹倒在废墟上、血泊中……多少人的心碎了,多少人的泪干了……如果在资本主义社会,此刻企业倒闭、老板逃亡、工人失业、妻儿呼号。然而,社会主义制度拯救了我们的工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让受难的人们在废墟上、在黑暗之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子弟兵、白衣战士、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兄弟姐妹将我们拥抱在社会主义温暖的怀抱里!看到这一切,感受到这一切,多少濒临绝望的心复苏了,濒临冷却的热血沸腾了。”

  多么可爱的人民!多么可敬的工人阶级!看着他们,我们各级干部,人民的公仆不能不感到深深的内疚。怎样通过我们认真的、负责的、出色的工作减少这种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的事件?
  据悉,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众多有权威专家参加的事故原因调查组正在进行紧张的工作。对这次事故负有责任的所有人都将受到严肃的处理。
  这次事故之后,省政府、市政府和纺织工业部都将专门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我们的省长、市长和部长都在大声疾呼:记住这个血的教训,要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据事故调查组的专家们初步分析,这次爆炸是由于亚麻纤维粉尘引起的。我请亚麻厂的技术部门提供一些关于粉尘的资料。他们送来一本小册子,是苏联人哈列佐夫等人写的,题为《纺织企业含尘空气的净化》。书中的第八章“除尘装置工作的防火安全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中有这样一段话:
  
  中央麻纺科学研究院和苏联内务部全苏消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确定,在工艺进程中散发的麻纤维尘和空气一起能形成有爆炸危险的混合物,当出现火源时,就会产生强大的爆炸力,力的大小取决于尘埃的种类、空气混合物内尘埃的浓度、尘粒的形状和大小、尘埃的状况和它的温度。

  这本书是苏联1981年出版的,我们的纺织工业出版社1985年6月才翻译出版。亚麻厂的同志说,他们是在爆炸发生后才看到的,是出版社专为此事赠送的。遗憾的是我竟没有找到一本我们中国人自己写的关于亚麻粉尘问题的专著。从1785年意大利发生第一次粉尘大爆炸之后,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的工业国都对粉尘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采取越来越严密的防范措施,而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却很落后。尽管建国之后,我们曾发生过天津的铅粉爆炸、秦皇岛的粮食粉末爆炸、哈尔滨的面粉爆炸、广州的粮食粉末爆炸、克山的亚麻粉尘爆炸、延边的亚麻粉尘爆炸,可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领导机关、科研部门和工厂企业(当然包括哈尔滨亚麻厂)的高度重视,国家有关部门至今没有一部防止粉尘爆炸的规范。相当多的工厂只知道粉尘能影响健康,于是规定工人必须戴口罩,而对粉尘可能引起爆炸却一无所知。甚至在这次大爆炸之后,有的人还对这直径只有千分之一厘米的小微粒有这么巨大的破坏力表示怀疑。
  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科学技术,是多么尖锐的矛盾!这次大爆炸又一次教育了人们,而我们付出的学费太多了。科学技术工作者卧薪尝胆吧,年轻一代发奋图强吧!我们再也不能容忍这样的大爆炸了!
  大爆炸之后,亚麻厂来了某国的几位专家。这个国家50年代初期参与了亚麻厂的设计,现在负责提供这个厂技术改造的主要设备。这几位专家流泪了,他们说:没想到中国工人阶级用这么落后的设备生产出这么好的产品。而在我们国家同期建设的同类工厂已经改造八次了,我们已经用上了第八代设备!
  35年对设备进行了八次改造!而我们在过去的35年干了些什么呢?我们也有过黄金般的年代,可最宝贵的十年在动乱中失去了,其损失超过十次、百次大爆炸!这几年,我们在重整山河,在清除废墟,在拼命地追赶,还要时时吞下历史留下的苦果、恶果!亚麻厂1979年就提出技术改造方案,当然包括除尘设备,但至今还有480万元的资金没有落实。我们一方面让他们多挣钱、多创外汇,另一方面又不能拿出更多的钱给这快跑的马儿吃草。国家百业待兴,而我们手中的资金却捉襟见肘……
  一位作家对我说,亚麻厂大爆炸可说是“历史的报应”。啊,历史,你为什么要报应这些辛勤劳作的工人!他们为我们的祖国付出的还少吗?谁应对这个历史的灾难负责?
  从灾难中吸取教训,把失去的时间再追回吧,把历史埋下的水雷快些清除吧,别再让它炸坏我们乘风勇进的航船。同心协力,坚持改革,发展生产力,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使命。
  我就要离开这里了。临行前我又一次来到了大爆炸的遗址,我在这里徘徊,沉思。落日的余晖把那几段还立着的残壁镀上一层金色,多么像古战场上的城堡,庄严,肃穆,还有几分悲凉。也许今年秋天,也许明年春天,这里将有一座现代化的亚麻大厦拔地而起。这是工人阶级用血肉筑起的新长城!
  我想,在这座大厦前面的花园里,应该立一个纪念碑——“3.15”纪念碑,上面刻上在这次爆炸中遇难的57个人,不,应该是58人(前几天又有一位受伤的工人,因突发的合并症死去了)的名字。让我们的后代永远不要忘记他们,不要忘记这里曾发生过怎样的一件事情。
  我想,在纪念碑上还应该刻上恩格斯的这句话——
  
  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1987年4月25日—5月9日
                      于哈尔滨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